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135章 君泽

第135章 君泽(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中东暴君 吞噬星空之焱族真神 我能无限复制天赋 祭祀百年,我成了部落先祖 带着空间物资重生1958 摄政王的神算小卦妃 斗罗:三位一体,我贯穿了时间线 开局召唤100个小鲁班 盘龙:我能复制天赋神通 蛮荒兽世万人迷

第135章 君泽

长安城,丞相府。

长史王朝照常向老相国汇禀坊间传说。

这或许是公孙弘异于其他重臣的地方,对闲言碎语非常上心。

王朝说到元朔元年,蚩尤之旗出时,公孙弘微阖的眼睛忽然睁开了。

“元朔元年大事有什么?”

“回相国,大事有三。”

王朝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道:“一,陛下下诏,申饬部分郡国举孝廉事怠惰,将孝廉事正式定制。”

大汉是从元光元年,开创性制定了选才法,举孝廉。

但是,整个元光年间,地方上都没有严格执行,因此,天子再次颁诏,申饬有些郡国甚至连一个人都没有举荐,质问郡太守、诸侯王,大汉以孝治国,尔等治下竟无一孝廉之人吗?

同诏之中,将原本的孝廉倡议转变为孝廉之制,察举孝廉,成了所有“封疆”必须要完成的责任,如果没有完成,就要受到律法惩罚。

也就是没有把天子放在的诏令放在眼里,当以不敬之罪论处。

当然,孝在廉上,不举孝,是要被问罪下狱的,不察廉,只是罢官。

这么多年来,大量孝、廉之人凭此登堂入室,举孝廉逐渐成为大汉最重要的人才举荐制度。

包括老相国,也是因为对后母十分孝顺的大孝子形象,得以被地方三番五次推举,于元光五年时重登殿堂,才有了今日拜相封侯。

转眼经年,公孙弘想起过往,没有多少唏嘘,举孝廉制度之所以重要,是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基层和平民入仕晋升的有效通道。

在举孝廉制度以前,大汉县令以上的官员,基本都被官员世家和地方豪族所垄断,在举孝廉制度产生后,相当于多开辟了一条人才选拔之路,能让最基层的“积行之君子”也有机会浮出水面,为天子所用。

同时,树立“孝”“廉”道德标准,可以达到扬善的教化作用,让黎民百姓看到向善的现实好处,自然心羡而效仿,“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

公孙弘对陛下有时还是很认可的,虽然很多时候陛下穷奢极欲、迷信方术、残暴无情、穷兵黩武、横征暴敛、望之不似人君,但撇开这些时候,陛下在开疆扩土,削弱王国、选拔人才上,要比孝文帝、孝景帝做的努力还要多。

孝子廉吏入朝,确实改善了大汉朝廷部分不良风气,但是,任何一项制度的诞生,往往伴随着舞弊,一郡之“孝廉”有固定名额,在这俗世里,官宦世家、王孙豪强的子弟总是比其他人更有机会占用任何名额,哪怕这些名额本来不是为他们而设。

举孝廉的权力在郡守手中,只要稍稍松动,就可以用此权力去换取世家的人脉、豪强的厚谢。

其次,朝廷弘扬道德看上去是一件很正常之事,然而过犹不及,过分提倡道德,一方面容易催生虚伪,另一方面会制造层出不穷的极端行为。

假设表现出“孝”就可以得到朝廷褒扬、打通入仕之途,则一定有不孝之人在也会在人前表现得像个孝子,并在孝的标准上不断拔高,直至违背人之常情。

愚孝、伪孝,必然大行其道,坊间时有传说。

公孙弘默默记下,该进言上君对举孝廉制度加以规范了。

这也让公孙弘想到了入仕捷径,“公车上书”,他还记得,在元朔元年中,有三人通过这个方式,得到了陛下诏见。

主父偃、严安、徐乐。

主父偃不必多说,那个阳谋“推恩令”当千古流传,严安的上书内容,似是针对民间淫佚之风,劝谏陛下谨慎用兵和加强天子集权的,其立论没有什么新奇的点。

倒是那徐乐。

提出了“土崩”和“瓦解”,认为“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这是古今同一的规律。

什么是“土崩”,徐乐以秦末为例,陈胜既不是王公贵族之后,又没有乡闾贤德之称,既不像孔子、墨子那么有学问,也不似陶朱、猗顿那么有财富,然而这样一个人振臂一呼,天下响应,这是因为他借助了三个有利形势:民生困苦而君主不知体恤、百姓仇怨而朝廷不加重视、民间紊乱而政令不作调整,此之谓土崩之势。

公孙弘犹记得徐乐之文,“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此之谓土崩。”

什么是“瓦解”,徐乐以孝景帝时七国之乱为例,当时,吴、楚、齐、赵四地之诸侯王,以威严和财富驱使国中百姓,兴数十万之兵,然而不能夺尺寸之地,反而束手就擒、身死国灭,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权势、财富、兵力比陈胜弱吗?

当然不是,而是因为孝文帝、孝景帝的德泽披于四方,百姓无不乐土重迁,不愿为诸侯王以身犯险,此之谓瓦解之势。

徐乐把底层百姓视为脚下实际依仗的土,而把上层贵族视为屋上之瓦,百姓安则国安。

这个想法,与上君今日之执政,有几分不谋而合,丞相府有举荐贤良的责任,而上君执政这么多时日,丞相府却还无一人举荐,徐乐,不错。

公孙弘记下了这个名字。

见老相国神情恢复了松弛,王朝又道:“二,元朔元年夏,匈奴两万骑入侵上谷、渔阳、雁门郡,杀掠吏民,围攻韩安国军。

秋,陛下派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反击匈奴,李息军无所斩获,卫青军斩首虏数千人。”

战事。

这与蚩尤之旗天象相印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每月奖励媳妇儿一套四合院 诱情染指,疯批宠娇入怀 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 別人修仙我捡漏,卷王们破防了 她逃婚当晚,傅总彻底失控了 骗我患癌?苏小姐已清醒不倒贴 攻略反派魔女?可我是邪神啊! 导演:从蹭无极开始 权臣兼兆两房?郡主重生不嫁了 深陷危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