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什么他妈的叫惊喜啊(1/2)
第174章 什么他妈的叫惊喜啊
特拉维夫,总指挥部。
双志的装甲部队开始撤军的消息,也传到了锡安的高层军官的耳朵里。
“这个阿米尔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年轻人,能在这种情况下撑这么久。”
希尔伯特总理的语气中带着一种胜利者才有的、对失败者的欣赏:“如果他背后的国家能像他指挥的军队一样铁板一块,那这场战争的结局,恐怕真要改写了。”
摩达司令表示赞同:“是啊,纵观整个阿拉伯世界,恐怕几十年也出不了一个这样的军事天才,只可惜,运气这次站在了我们这边。”
摩萨德局长伊扎克·霍菲静静地站在一旁,一如既往地沉默。
但这次没人忽视他的存在,谁都不知道在这次双志内乱的背后,摩萨德究竟做了哪些事。
恐怕只有希尔伯特总理在内的少数高层,才知道他们计划的全貌。
总参谋长拉扎斯也不禁感慨道:“其实这个阿米尔的运气也算不错,自从格尔少将的第38装甲师从迦太基投入加利利地区以后,阿拉伯人想要继续向前推进的可能性就已经为零了。
这片战场太小了,根本塞不下双方如此庞大的兵力。再打下去,无非是变成一场残酷的消耗战和绞肉战。而我们拥有更短的补给线、更及时的空军支援和绝对的地利优势。僵持下去,先撑不住的一定是他们。”
这时另一名在场的高级军官提醒道:“还是不要小瞧阿拉伯人,他们的宗教信仰所激发出的战斗意志,有时是非常恐怖的。”
拉扎斯参谋长却显得不以为意,他摇了摇头:“时代已经变了,这已经不是一战或二战了。在现代化的重型武器、空中优势和体系作战面前,单纯的人数优势和牺牲精神,除了让战报上的数字显得更壮烈之外,起不到任何决定性的作用。”
希尔伯特总理对现在的局面显得很高兴,但他随后又问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不过,我怎么听说前线部队仍在报告遭受双志军队猛烈的炮火攻击?”
耶沙维申大将解释道:“这是因为双志的部队正在撤退,敌方正在通过远程炮火为深入的装甲部队做掩护,并留下的少量的步兵依托坚固的防御节点阻击我军的追击部队,我们预计他们的炮击会在几天之内彻底停止。”
“很好。”希尔伯特最后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那么,我们有能力将战线推回到战争之前吗?我指的是,重新完全占领哈希姆河谷的西岸。”
“这一点您可以完全放心。”
耶沙维申大将显得自信满满:“事实上我们只需要再等待四到五个月,哈希姆河秋冬季的汛期就会到来,到时候河水会将两岸彻底分割开,如果阿拉伯人的部队还不撤走,留在西岸的孤军将失去大部分后勤支援,只能成为我们空中力量和炮兵轻而易举就能剿灭的目标。”
闻听此言,希尔伯特总理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彻底放松的笑容。
“太好了。”他站起身,右手握拳锤在桌面上:“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彻底腾出手,解决迦太基以及境内所有的阿拉法特解放组织了!”
到了那时,锡安才能真正变成《希伯来圣经》中所记述的那片——流淌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
————
深夜,库奈特拉。
这座位于雅穆克河谷与戈兰高地之间的战略重镇,曾是加利利地区通往大马士革的门户。
自从第三次中东战争被苏尔里亚丢掉了以后,锡安便在这里部署了层层迭迭的防御工事,还派遣了中央军驻扎在这里,可见对库奈特拉的重视。
但自从丢失前沿的雅穆克河谷后,中央军便只能被迫转入了被动防御。
指挥部外,沙里尔中将正和他的副官摩西抽着烟,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只有“穿堂风”(季风气流)陪伴着他们,远处阵地的探照灯光柱偶尔划破夜空。
“听说阿拉伯人开始从加利利撤军了,”沙里尔吐出一口烟雾:“看来这场闹剧快结束了,等这边完事儿了,或许我该去海法度个假,那里的海滩和姑娘,可比这该死的戈兰高地舒服多了。”
摩西笑着附和:“确实,埃拉特的姑娘更热情,但海法的葡萄酒更值得怀念。”
“得了吧,埃拉特的姑娘心思比呢子大衣上的毛都多.不过说真的,我现在只想找个没有炮声的地方,一觉睡到自然醒。”
“那也得等双志人彻底撤军,估计我们是最后一批——至少等到他们从雅穆克河谷撤兵之后。”
正在两人闲聊的时候,沙里尔中将的目光被夜空中一个盘旋的黑影吸引。
那是好像一只鹰隼。
他看着那道黑影,沙里尔突然有种错觉,那黑影也正盯着他。
“见鬼了,我好像看到一只鹰。”他喃喃道。
“鹰?这里除了我们的战鹰(指飞机),晚上哪还有什么别的鸟会飞?”摩西不以为然地耸耸肩,“大概是只夜枭吧,将军,您太紧张了。”
两人又闲聊着抽了两三支烟,直到戈兰高地深夜的寒意彻底浸透了外套。
沙里尔将烟头扔在地上踩灭:“回去吧,这鬼地方晚上真能冻死人。”
副官点了点头,正在两人往屋子里走的时候,沙里尔听到了空中传来一道令他头皮发麻的尖啸声。
那声音他太熟悉了,以至于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恍惚感。
那是榴弹炮落地前的声音。
轰——!!!
剧烈的爆炸声响彻夜空,203毫米重型榴弹炮的炮弹如同重锤,精准地砸中了指挥部所在的位置。
顷刻间,火光冲天,土木结构的指挥所被炸得粉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