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马士革围城计划(2/2)
开火产生的巨大后坐力,让枪口猛然上跳,苏尔坦差点没握住险些脱手,他被惊出一身冷汗,急忙压枪调整。
千钧一发之际,紧随其后的车组抢先开火,精准的短点射瞬间击毙了那名机枪手。
车队冲过了正在燃烧的阵地,苏尔坦内心涌起一阵豪情。
然而,锡安的反击来得很快,一名手持反坦克火箭筒的锡安士兵,藏在极近的距离,等他们靠进,突然跃出开火!
“rpg!”
火箭弹击中了苏尔坦指挥车的车尾,巨大的爆炸让整辆车都侧翻出去,苏尔坦直接被甩飞出了车,重重落在了沙地上。
眼看着指挥车被击毁,车队再次陷入混乱,一时间分不清具体该射击的目标。
就在这危急关头,远方地平线上扬起了滚滚烟尘。
大批哈希姆当地的民兵,驾驶着改装越野车、皮卡,甚至骑着摩托车,高呼着口号从四面八方涌来。
法塔赫少校还活着,他只听见频道里有人高喊:“阿米尔司令在哪里?我们来支援了!”
在阿拉伯语中,名前冠以“小”是常见的尊称,意思是某人的儿子,而“小穆罕默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位声名赫赫的“阿米尔·本·穆罕默德”,也就是现在的阿拉伯盟军司令。
在当地民兵的冲锋下,锡安的这一小股精锐开始被击溃。
摔得七荤八素的苏尔坦被人扶了起来,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只擦破了点皮。
“您就是阿米尔·本·穆罕穆德阁下吗?”
苏尔坦愣了一下,回应道:“你们可能认错了,我是苏尔坦·本·穆罕穆德,阿米尔·本·穆罕穆德是我弟弟……”
“噢!原来是司令的兄长!怪不得同样勇猛非凡!”
在得知救下的是司令的哥哥苏尔坦后,民兵的首领先是一愣,随即热情丝毫未减:“都一样!阿米尔司令为我们痛击锡安杂碎,现在兄弟有难,我们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
“亲王殿下,接下来的路,请让我们为您护航!一定能将这些物资安然送抵前线!”
苏尔坦张大了嘴,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他没想到自己的弟弟竟在邻国也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力。
于是,在一番交流后,得到增援的车队规模愈发壮大,浩浩荡荡地继续向着前线进发。
————
盟军司令部,陆凛正在与苏尔里亚的哈菲兹司令通电话。
“在赎罪日战争结束以后,锡安在库达依法平原部署了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作为防御核心。”
哈菲兹司令正在跟陆凛讲解大马士革周边的锡安防御体系:“他们的指挥官是尤库斯图夫中将,一位参加过二战的安特老兵,他与之前被我们在谢尔盖德击溃的拉丹中将,并称为锡安陆军的‘两道铁壁’。
这个说法源自于在赎罪日战争期间,尤库斯图夫和拉丹曾指挥两个装甲旅,成功拦下了苏尔里亚五个装甲师的进攻。
这即便放在任何时代,任何战场上,都几乎不可复制。
“除了旧都,尤库斯图夫还在杜马、达拉亚和耶尔穆克难民营部署了不少支援部队,如果在算上驻守在戈兰高地的中央军,那就是三个师的兵力。”
“不过,”哈菲兹司令的语气变得乐观了不少:“现在最难啃的戈兰高地已经被你们拿了下来,再想拿下大马士革,似乎也没那么困难了。”
陆凛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现在大马士革的城里,还有多少平民?”
“应该差不多还有九十万人,”哈菲兹司令的语气重新变得严肃,接着他叹了口气:“当初锡安人的进攻实在太快了,大马士革根本没来得及组织大规模疏散,只有少部分的平民躲过一劫。”
陆凛眉头紧锁,表情也变得相当凝重。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重要城市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间点上,整个苏尔里亚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过七百多万。
一座大马士革,就占据了全国近八分之一的人口。
也难怪锡安会在这里投入这么多的兵力。
“既然这样,我就不建议强攻了。”
陆凛想了想,转变了一下思路:“在缺少补给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动用重炮和空中力量进行攻坚,虽然能极大杀伤守军,但敌人的反击必然会异常疯狂和激烈。
这场战争将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数以万计的平民伤亡,这对大马士革的百姓来讲,将会是一场灾难。”
哈菲兹司令其实也知道盟军、尤其是双志的军队经过接连恶战,兵力损失巨大,而要攻克大马士革这样一座巨型的要塞城市,恐怕剩下的家底都得被打光了。
同时,对于苏尔里亚而言,将首都变为埋葬自己人民的坟墓,更是无法承受的政治和道义灾难。
“我完全同意,”哈菲兹司令没有犹豫:“我们要做的是挽救一座城市,而不是毁灭它。”
“我的方案是对大马士革实施全面合围,切断其一切补给线与退路。”
陆凛的目光落在军事地图上,分析道:“我军主力应向外展开,占领所有通往城市的高速公路、铁路枢纽及外围战略高地,如贝特金和泰勒。北面则由贵部彻底封锁通往霍姆斯的通道。
同时我们必须建立空中封锁,架设多梯次,大覆盖面积的防空阵地,与空军协同,拦截任何试图飞入大马士革上空的运输机或者战斗机,让大马士革真正意义上变成一座孤岛。”
哈菲兹司令问出了一个令他有些担忧的问题:“如果那帮锡安的杂碎在绝望之下,选择对城里的民众动手怎么办?他们断粮后,必然会抢夺民众的储备,或者更恶劣的,让民众当人肉盾牌,要求我们撤军。”
“放心,”陆凛的回答异常冷静:“锡安的希尔伯特总理或许不在乎阿拉伯平民的死活,但他无比珍视他那支军队,尤其是那些历经战火的老兵,这些人是锡安赖以生存的命脉。相较之下,他会更倾向于用这些平民作为谈判筹码,来换取他部队的安全。”
当然,真要是换,陆凛肯定是不会给的。
最多就是战后,进行俘虏的交换。
他继续补充道:“这件事我会以想办法联系联合国以及红十字会进行全程监督,并宣布辟数条安全通道,允许并鼓励平民撤离城市,前往我们在城外设立的人道主义难民营。
守军大概率会同意的,因为这些平民只会不断消耗他们的口粮,他们只会允许平民离开,但不会允许他们带走任何的财物或粮食。”
听到这套逻辑缜密的方案,哈菲兹司令心中的迷雾顿时散开,心情开朗起来。
他本就是一位靠着铁腕统治的领袖,在他看来,百姓遭受暂时的困苦在所难免,只要不出现大规模死伤动摇统治根基,都是他可以接受的结局,陆凛的计划比他预想可以承受的底线还要高一些。
陆凛最后强调道:“但这会是一场漫长的斗争,围困可能持续两到四个月,甚至更久。我们必须保持极大的耐心,同时,做好迎接锡安部队为解围而发起的疯狂反扑。”
哈菲兹司令的声音充满冰冷与决绝:“放心吧,只要他们敢来,我们就在他们通往大马士革的路上,把他们全部的血放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