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2)
第171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周末,上午。
宁江大学三食堂一楼的空闲餐桌旁。
周鹤鸣和陆浅在餐桌旁坐着,他打开了那台轻薄的正宗学生上网本,打开剧本再次确认。
陆浅则将已经打印出来的好几份装订好的剧本摆在桌上。
今天是剧本围读,也是短片的剧组第一次正式碰头。
如果合作顺利,周鹤鸣感觉可以直接原班人马直接拍电影。
程霜降今天有实验课程,需要晚一点儿才到。
现在不是饭点,食堂里只有些起晚了来买早餐的学生。
每到晚上,或者周末的时候,这边空闲时会聚集一些学生,有的是社团讨论事情,有的则是在打桌游,开黑玩游戏,因为这里可以随意说话不用保持安静,再加上夏天冬天会开空调,成为了不少学生的聚会选择。
听到脚步声,抬起头,周鹤鸣看到,杨红叶带着顾樱樱来到了教室门口。
之所以用“带着”这种描述方式,是因为顾樱樱确实就像个小兔子一样,左顾右盼,大有一种生怕走廊里忽然冲出来一辆大运把自己创去异世界的感觉。
“你们好呀,我是陆白。”
陆浅笑着和两人打招呼。
“我是杨红叶,这部短片的导演。”
杨红叶自我介绍,同时坐在了陆浅旁边一张桌子旁。
顾樱樱坐在杨红叶旁边,也报了个名字,然后,用手肘撞了一下身边的杨红叶。
“好啦,你别急。”
杨红叶应了一声,然后顾樱樱立刻从包里摸出一个装饰了很多漂亮胶带的手账本,交给杨红叶。
“陆白同学,顾樱樱说,想让你帮她签个名。”
杨红叶把手账本和一支笔递给陆浅。
还真要签名吗?
周鹤鸣瞥了眼。
顾樱樱看来是那种很喜欢收藏漂亮的胶带,制作手账的人,这手账本上有不少她高中同学的留言,相当于某种意义上的毕业纪念册了。
“哈哈哈,还是第一次有人找我要签名呢。”
陆浅笑着帮顾樱樱签好名,将手账递还回去。
“这个手账也很有爱,感觉很用心呀。”
“谢、谢谢。”
顾樱樱接过手账,认真确认了一下上面的名字,显得颇为激动与开心。
谁能想到,在上一条世界线里,大概顾樱樱得奖与出名都比陆浅要早不少,两人谁给谁签名还不一定呢。
“这个是打印好的剧本,咱们昨晚确认过的。”
周鹤鸣将两份剧本递给她们,这几天的晚上,在剧本初稿定完之后,周鹤鸣将其发到了群里,由其他人一起讨论,确定一些剧情和台词,场景的细节。
比如有些对话其实缺少了一些让人更好理解的信息,但周鹤鸣写的时候因为已经对这个故事太熟悉,所以没能觉察到。
诸如此类,他们讨论了两个晚上,暂时敲定了第四版的剧本。
而今天的围读,就是大家再实际读一遍,看看还有什么地方能改进的。
以前周鹤鸣看网上的段子,那种搞设计的天天被甲方要求改来改去,文件名也从改到改改,再到改改改,最后变成“再也不改”或者“再改自杀”之类的,然后甲方轻描淡写地说:还是第一版好。
一开始他是看乐子,等真正轮到自己,那就笑不出来了。
当然,因为周鹤鸣本身功底也在,大家也都不是那种爱出风头的人,没有出现那种觉得周鹤鸣剧情写的不行,要用自己的想法来大幅度修改剧本的情况出现。
估计也因为这是改编自周鹤鸣自己的经历,大家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尊重的吧。
杨红叶翻了翻剧本。
这时,苏红他们三个人也结伴到了。
“早啊,我饿死了,先去买点吃的,你们吃过了吗?”
苏红显然刚起没多久,估摸着昨晚三个人可能在讨论完剧本之后一起堵桥到了深夜,睡得很晚。
杨红叶颇为嫌弃地瞥了三人一眼,摇了摇头。
他们买了些卷饼鸡蛋豆浆油条之类的端过来,坐在旁边的桌子,接过剧本,边吃边看。
“怎么说,台词你们念吗?”
苏红嘴里还塞着鸡蛋饼,说话不太清楚。
“导演读?”
周鹤鸣示意杨红叶来。
他和陆浅对台词都太熟悉了,正常情况下读出来也感觉不到任何问题。
“那我和你来吧。”
杨红叶本来想找顾樱樱,但看了眼小姑娘战战兢兢的模样,还是将视线转向了喝豆浆的苏红。
“等我两分钟。”
苏红光速把吃的塞进嘴里,像个松鼠一般腮帮子鼓鼓的。
杨红叶叹息一声,拿起剧本。
“我来读女主角的,你来读男主角,至于场景描写,江睿你来吧。”
她布置任务,又看了眼顾樱樱。
“樱樱,女二你来。”
女二就是陆白的位置。
因为剧本篇幅和场景问题,周鹤鸣没有将乔今晨和徐悠悠的部分放进短片里,所以,整部剧的重要角色就是男女主角,以及女二。
“啊?好、好的。”
顾樱樱立刻拿起剧本,战战兢兢地翻看。
虽然但是,开头应该都没有她的戏份。
苏红吃完了早餐,也拿起剧本。
“那开始吧。”
杨红叶说道。
一阵沉默。
“江睿?”
杨红叶挑了挑眉。
“啊,抱歉,是从这里开始啊。”
江睿立刻坐直。
“江城市殡仪馆,迟暮缱绻”
几个人很快开始对着剧本念了起来。
当然,他们都不是专业的演员,读起来有些磕磕绊绊,尤其是顾樱樱,一直紧张地盯着剧本,估计心里面一直在默念陆白的那些台词,根本没听其他人在读什么。
“这里感觉台词有点儿拗口,可以换成更简单直白一些的描述方式。”
读着读着,杨红叶就停下,用笔标注了一下。
周鹤鸣对应在剧本的文档上加了批注。
陆浅看着他们朗读,自己也在剧本上进行标注。
虽然只有半个多小时的剧本内容,但朗读连带修改,也了一个多小时。
简单来说,有些句子书面写着没什么感觉,但读起来非常不口语化。
就好像,人们在写作的时候会刻意规避一些口头的连接词,但实际在念台词的时候,就会导致台词太生涩,不好懂。
很多人都觉得,以前的老电影经典电视剧,哪怕没有字幕都能听得懂,而现在很多电影电视剧,配上字幕都不一定看得明白,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演员的台词功底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剧本更加接地气。
“好,围读就到这里。”
听着江睿念完最后一句场景提示,杨红叶放下了剧本。
“剧本内容上没有大问题,只要把那些台词和转场都修改好就行,然后,江睿,你把场景都拆分出来,做一下拍摄计划表。”
她指挥吩咐道。
江睿负责的主要是场记,制片相关的工作,也就是俗称的打杂的,提前确定拍摄计划,安排每一天拍摄的地点和内容,负责确定服装道具之类的安排,还要客串群演。
“好嘞,拍摄场地就选学校里,周六日没问题?”
江睿拿手机记了下。
“应该没问题,我们尽量一个月拍完,剩下如果有没拍完的,补拍就好了。”
苏红颔首道。
“设备和摄影就杜若负责了。”
杨红叶瞥了苏红一眼,又看向杜若。
“没问题,不过如果要多镜头的话,最好再准备一两部手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