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唐人街(2/2)
拉里并不理会别人的目光,径直走到平安洗衣店,朝里面张望了一下,问道,
“请问,黄美堂在吗?”
洗衣店后坐着个中年华人,看到拉里走到门口,立即站起身来,眼中多少带着些警惕。
“他、他还没有回来,先生,您找他什么事?”中年华人结结巴巴的问道。
拉里对他露出个友好的笑容,自顾自的坐到了洗衣店前的竹椅上,转脸对中年华人说,
“我和黄见过几面,我很认可他,今天想找他谈些生意。”
中年华人点点头,说了句,“他去收衣服了,马上就会回来的。”
但一双眼睛却不住的观察拉里和另外两个白人,显然还没有放松警惕。
罗根和邓巴也是第一次来到唐人街,还在洗衣店等待一个中国人,两人都站在拉里身后,看着拉里不说话。
一时之间,气氛有些沉默。
过了大概10分钟,平安巷里传来吱扭扭的手推车声音,黄美堂推着堆满了衣服的手推车回来了。
中年华人抢先一步奔了过去,向黄美堂不住耳语,显然是怕拉里等人找他,是来找麻烦的。
但黄美堂看见拉里却露出笑容,摆摆手示意无妨,随后将手推车放在洗衣店前,向拉里打招呼。
“您怎么亲自来了?利文斯顿先生。”
拉里笑了笑,拍了拍旁边的竹椅,示意黄美堂坐到自己的身边。等后者坐下之后,拉里笑着说,“黄,我是来找你合作做生意的。”
拉里的话显然非常出乎黄美堂的意料,他脸上浮现出惊愕,但随即就好奇问道,“你说的是什么生意?”
“奶茶。”拉里说。
奶茶这个事其实是拉里刚刚临时想出来的。
因为歧视华人的《排华法案》,华人被严禁从事很多行业,出行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警察们会经常性无缘无故的对华人进行临时检查,如果拿不出被华人称之为“狗牌”的身份证明,这些人就会被投入监狱。
所以,全美国的华人几乎都被限制在唐人街,这里仿佛是一个露天的集中营,密集的街巷里时刻上演着第一代华人在方寸之地挣扎求生的悲喜剧。
有些地方的警察还特别针对唐人街收取“警察税”,但这些税款却不会用来为华人提供公共服务,而是可以让警察加派人手严格把控唐人街。
另外,华人也跟当地的底层白人、以及其它移民有严重的冲突隐患。就拿波士顿来说,来自欧洲的移民把持着底层劳工能拿到的最肥厚的码头、物流等职位,除非是货船自用的华工,否则华人去码头就会引来其它族裔的围攻。
在此恶劣环境下,华人只能抱团取暖,不但要挤在拥挤的唐人街里,还必须得进入洪门等社团进行自保。
华人从事的行业也很狭窄,主要是那些尽量不出唐人街也能经营的洗衣店、餐馆和中药特产店。
波士顿华人区因为人数远较旧金山、纽约唐人街少,所以更加显得局促,并且跟周围的社区格格不入。
拉里刚刚一路走来,这个狭窄的平安巷里,最多的就是洗衣店。
由于此时的洗衣店已经开始利用蒸汽洗衣机和蒸汽熨斗,拉里所在的这家洗衣店后就有白色的蒸汽不断逸散到空中。
刚刚在思考罗根所说的为残疾工人和小孩整点伙计,拉里就想到了前世街边各种零售店,而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前世在美国欧洲街头非常常见的土耳其烤肉店,和已经开始扩散的奶茶店。
让他们开奶茶店,这事既能赚名声,又能笼络一大帮人。
至于为什么要加上华人,还是那句话,拉里准备通过发展零售业,尽可能将底层各族裔的人拉到自己的麾下。
况且如便利店、奶茶店、土耳其烤肉店,这种生意还真是能病毒式扩展的。
如果生意模式能固定,拉里就能把这套拉拢人心的模式扩张到美国主要的几个主要的大城市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