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阴道毛滴虫?(1/2)
“男,33岁,主因右侧胸痛十余天、咳嗽咳痰两天於前天入院。
既往无病史、无冶游史……
查体胸部ct提示右肺感染,右侧胸腔积液。
院外诊断肺脓肿。
曾运用“头孢曲松+甲硝唑、莫西沙星”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昨日增强ct提示右肺空洞,伴气液平面,肺感染。
患者当天咳嗽咳痰加重,痰液不易咳出……
鑑別诊断……
肺部查体……
辅助检查……
这一系列信息,在一名主治医师的匯报下,病人情况介绍完毕。
大家都安静地看起了桌子上的病人资料。
现在困扰大家的,是感染菌的类型。
细菌、真菌?还是说其他微生物?
见眾人都在思索,呼吸外科主任此刻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各位,我有个猜想,这会不会是星座链球菌+多种厌氧菌感染。
治疗我们换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如何?”
此时,影像科主任早就看过片子,也说出自己的见解。
“病人是多发泡状空腔,而非空洞。
外周壁较厚,光滑,右肺组织压迫性不张,病灶內有液平面,同侧肺部有斑片状渗出……
这些现象都挺符合多种细菌感染。”
眾人纷纷点头,苏然也不例外。
就目前的表现来看,呼吸外科主任说得没错,很符合链球菌+多厌氧菌感染。
感染科主任拿著资料边看,边点著头。
“我也赞同,不过我建议完善一下病原学检查。
痰培养、血培养,t-spot(结核相关检查)。
儘可能排除结核跟真菌。”
见大伙都认同自己的诊断猜想,呼吸科主任也继续道:“我已经提前做了脓液性质、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
现在差不多结果就出来了,一会儿我们就能知道对不对了。”
等待的时间里,大家也都没有閒著,而是继续探討有没有其他可能。
亦或者出现某些特殊情况,应该如何预防救治。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
一名检验科的人员,將一份检验报告送过来。
呼吸科主任接过的同时,还不忘道声谢:“感谢你跑一趟,辛苦了!”
“没事没事,也祝你们早点诊断结果。”对方摆摆手,隨即离开了。
检验科一般都很忙,大家也理解他们的辛苦。
因此很多时候,收到他们送来的检验报告,都会感谢一句。
大伙都看著呼吸外科主任手中的那份单子。
同时注意对方面色,等待对方发言。
没有意料中的喜悦,呼吸外科主任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望著这一幕,眾人也知道出问题了,诊断不对。
良久。
他才有些不敢置信道:“不对!完全不对!微生物培养、药敏,还有引流的性质,都不支持链球菌感染……”
此话一出,会议室也陷入沉思。
因为不仅仅是他错了,所有人都错了。
呼吸外科主任又看了一遍检验报告,最终还是摇摇头,將其放在一边。
跟其他人一样,重新投入病人资料,思考其他可能。
在大伙討论之际,苏然也在仔细翻阅资料。
他和主任们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显然这是错的。
所以他也只能重新思考。
突然间,苏然注意到了什么,眼前一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