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亲手送走自己的儿子(2/2)
苏然平淡的话语,就像是最冰冷的刀,狠狠刺入父亲心口。
同时也讽刺了母亲的妄想,什么学习?传宗接代?倒显得可笑至极。
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歇斯底里:“怎么可能!那做化疗有什么用!化疗不是可以活好几年吗!”
苏然摇摇头。
且不论不同癌症的化疗后生存期不一样。
急性淋巴白血病的治疗情况,还要根据年龄、早晚期这些影响。
纵使男孩的年龄偏小,恢復要比老年人好,可毕竟发展到了后期。
一棵树,即便被劈成两半,都有可能存活。
可若是根烂了,外面看起来再怎么好,也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
而且现实新闻、文献里面,写的白血病存活率多少多少。
那都是一个大眾的数据,一些倖存者偏差。
真正死亡的那么多人,有谁会大肆报导。
媒体自然是要传播希望的种子,而不是贩卖绝望的果实。
苏然平静地解释:“放化疗的意义,在於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让他在最后的时光,能减少痛苦,有尊严地离开。”
这也是晚期癌症病人坚持放化疗的原因。
大部分癌症,早期还可以手术切除。
一旦发生浸润,就基本上失去了手术机会。
当然浸润也分时期,並非绝对无救。
癌症就像一个墨水瓶,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水盆
早期的时候,墨水瓶在水盆里,我们也可以將它拿出来。
这就是手术切除。
可如果出现浸润,相当於墨水瓶破了个口子,墨汁浸染整个水盆。
这种时候,手术已经没有作用了。
只能放化疗,减缓墨汁浸透的速度。
即减缓癌症扩散的速度,在生命的尽头活得更像一个人。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治疗过程无缓解,又痛苦的时候。
医院会请求病人的意见,对其进行安乐死。
但这种方法在华夏是不允许的,法律规定,安乐死,即便病人同意,也算故意杀人。
但这种在国外不少国家都有实行,可以了解一下。
然而,母亲並不相信,她指著苏然吼道:“你这么年轻,肯定说的不准!我要去换医生,我要找別的科室。”
苏然没有阻拦。
对於这种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她自撞南墙,否则是不会回头的。
苏然尊重家属的选择。
於是,母亲又是一阵折腾,把儿子抬上了转运床。
在经过一番询问后,將其送到血液科那边去。
苏然不慌不忙地回了办公室,他还要忙著自己的工作呢。
实习生也一直跟在后面,苏然正好教他如何写大病歷以及病程记录。
不出意外的话,后面实习期间都是他来写,苏然负责修改提交。
一直忙活到中午,苏然也准备去饭堂吃个饭。
穿过医院的时候,他还看到那个男孩的母亲,对方似乎认清了现实。
整个人看起来浑浑噩噩,像是苍老了二十岁一样。
苏然轻轻摇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只能说咎由自取,倒是可怜那个孩子。
苏然胡思乱想著,刚走到医院后门,眼前竟出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让他眼前一亮,对方也在出入的人群里,一眼望见苏然,笑语盈盈。
“哈嘍!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