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挖矿(1/2)
这东西有点像撬棍,可以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
一下子扎下去,比用洋镐刨半天效果还好。
不过具体能捞到多少鱼,就得看他们的运气了。
最主要的是,这东西凿冰窟窿的开口很小,捞鱼人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冰面很滑,冰窟窿太大人容易掉里淹死。
这也是很少有人这么捞鱼的原因之一。
顾小北没白折腾,半个月下来得到不少香火。
虽然无法计量香火有多少,但肯定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郭家沟、河套村甚至农场,顾小北都送了几把冰鑹。
以后谁能捞到鱼各凭本事,再没有垄断捞鱼的说法。
又用了十天。
顾小北亲自带队,领著“驴车大队”到各个部落认门。
这次出门没带媳妇,美好的夜生活却没被耽误,空间似乎多了一个奇怪的功能?
驴车大队暂时有十人,都是小年轻和半大小子。
为了保证安全,顾小北私人赞助十把不知几手的手枪,外加400发手枪弹。
別看枪破,全都稀罕的不得了。
路上偶尔让他们打两发试试手,顺便打点猎。
光有枪白费,必须得会用。
否则关键时刻,枪可能还不如菜刀好使。
郭思兴胜任第一届驴车队长,大林二林为秘书和助理。
用五个爬犁把队部的粮食全拉上,算是驴车大队的启动资金。
这批粮食已经小范围曝光,留著早晚是个隱患。
各家各户的粮食还算充足,杨树林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清仓。
好东西换到不少,主要是皮货其次是肉乾。
回来时爬犁不空跑,部落里扔掉的骨头拉回来不少。
皮货可以拉出去换东西或卖钱。
以后给部落送东西,会以各种日用品为主。
冬天打猎更容易一些,部落其实不缺吃的,他们缺用的。
肉乾留下给社员当福利分了。
集体制经济必须雨露均沾,不让社员尝到甜头两天半就得被举报。
为表示公平,杨树林特意在河套村选几人进驴车大队。
这能增加他的信服力,也能增加木尔河两边社员之间的凝聚力。
骨头是部落白送的,人家当垃圾扔都嫌污染环境。
拉回来砸成粉,来年开荒可以撒地里当肥料。
这是驴车大队第一次去三爷那出货。
顾小北全程陪同,杨树林也跟过来看看。
但仅限於这一次,以后他俩就不来了。
交易的结果很喜人。
上百张大大小小收拾好的皮子,换了上千斤粮食外加一百块钱和一堆票。
顾小北带人去供销社,买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票用光了钱还剩二十多。
就这么一转手,利润少说占一半。
杨树林看的两眼放光,这营生是真不错。
各个部落库存的皮子皮货有的是。
只要让他们看到甜头,自己就会想办法弄来皮子交易。
但这种事不能拿到明面上说,而且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
和三爷交易还有去供销社买东西,只能用“自己人”。
换这么多粮食是顾小北建议的,因为他知道明年开始粮价要飆升。
就算吃不完,到时候以稍低一点的价格卖出去,就当賑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