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奇怪的知青(2/2)
自从老顾回京,张翠把杨树林看的很死,不让他上山...
爷俩先把烟鼓捣上。
“表舅,那几个知青是什么情况,和我说说”。
杨树林表情很不爽。
“五个人都是京城来的,不上工天天四处乱转,有人和我说他们在打听你和李万才的事”。
“村里大姑娘小媳妇被调戏个遍,要不是我压著早被打了”。
顾小北倒吸一口凉气,他怀疑碰到同行了。
“这些人什么来头”?
杨树林嘆了口气。
“看户口都是京城的,只是一次来五个明显不正常”。
“公社胡主任亲自把人送来的,我俩不对付不想接收,结果那孙子把人送农场去了”。
“话里话外都是人家有背景之类的屁话,刘场长接了个电话好像拒绝不了,最后捏著鼻子认了”。
顾小北想戳牙子。
“没做什么更过分的事吗?比如和人动手、偷东西,夜入寡妇门之类的”?
杨树林想了想。
“这些人很注意分寸,不和人动手只动嘴”。
“要是村里人先和他们动手,公社那边保不齐会找村里的麻烦”。
“你那些种子种出来的秧苗明显长势更好,不出意外產量可以提高”。
“公社想拿那些种子去邀功,被刘场长懟了回去,因此一直在找村里的麻烦”。
“等到秋收知道具体產量时,估计还有的闹呢”。
顾小北揉揉眉心,他更喜欢动手不太喜欢动脑,害怕禿。
细节上的问题顾小北实在听不下去。
“表舅,知青不干活能赶走吗”?
杨树林摆摆手。
“人家兜里有钱缺啥买啥,不缺那点公分,没有因为不干活就把人赶走的规定”。
顾小北没招了,他实在不適合处理这种事。
“这样吧,和村里和农场打个招呼,都別搭理他们”。
“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早晚会露出马脚,我会盯著他们的”。
杨树林点点头,没什么好办法暂时只能这样。
你不能因为人家素质低就故意针对,好歹人家还能提高村里gdp呢。
“对了表舅,新粮种打下粮食,提醒刘厂长试试能不能继续当种子”。
杨树林把菸头扔地上用脚碾了碾。
“放心吧,他比谁都急”!
“第一批试验发芽率的苞米种子都已经结棒,第二代种子已经开始试验,等著就行”。
事情商量的差不多,杨树林急著去组织生產,习惯性把顾小北的烟顺走...
农忙时,大部分劳动力都去地里上工,村里只剩下一些老幼妇孺。
正因如此,五个知青在村里转悠才会引起社员的反感。
谁都不希望自己不在家时,有陌生男人上门吧?
因为那几个瘪犊子,不得不安排民兵在村里巡逻,其实就是变相监视。
今年耕地增多劳动力却减少。
要不是有二十头驴像驴一样干活,累死社员也干不过来。
顾小北先去附近的庄稼看了看,差不多二十厘米高的苞米苗,翠绿翠绿的很好看。
社员们正拿著锄头铲地。
一个个干劲十足,比半个世纪后的牛马可合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