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追梦的少年(1/2)
(本书脑子寄存处,嘿嘿)
2010年3月15日,首尔仁川国际机场。
常征推著行李车走出海关时,韩国初春的寒意立刻穿透了他单薄的夹克。
他下意识缩了缩脖子,眼镜片上立刻蒙上一层白雾。耳边此起彼伏的韩语广播声让他感到一阵眩晕,那些在语言班里学过的简单对话此刻全都卡在了喉咙里。
“excuse me...”常征拦住一个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员,费力地拼出“弘益大学”的韩语发音,“hong...ik...dae...hak...”
工作人员露出困惑的表情,常征急忙掏出手机展示学校地址。
对方这才恍然大悟,用带著浓重口音的英语指示他去乘坐机场大巴。
两小时后,常征站在弘益大学正门前,望著完全陌生的韩式建筑风格,一种不真实感油然而生。
校门口的樱树刚冒出嫩芽,三三两两的学生从他身边经过,时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气,拖著两个加起来比他体重还重的行李箱向校內走去。
“留学生中心...应该在哪里...”常徵用蹩脚的韩语向路过的学生询问,对方却只是摆摆手快步走开。
他的后背已经渗出汗水,额前的碎发黏在眼镜框上,整个人狼狈不堪。
直到傍晚,常徵才终於办完所有入学手续,拿到了宿舍钥匙。六人间的宿舍里只有他一个人入住,其他床位上整齐地叠著空荡荡的被褥。他选了靠窗的下铺,瘫倒在硬邦邦的床垫上,盯著天板上的一处裂缝发呆。
手机震动起来,是母亲发来的微信:“到了吗?宿舍怎么样?”
常征犹豫了一会儿,回復道:“都很好,同学很热情。”发完这条谎言,他把手机扔到一边,从行李箱深处掏出一个旧笔记本。
翻开扉页,贴著少女时代九人的剪报,正中间是金泰妍灿烂的笑脸。
“这就是你非要来韩国的原因?“临行前朋友的调侃又在耳边响起。
常征轻轻抚过那张剪报,没有否认。高二那年偶然看到的《gee》mv,確实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跡。
从那时起,这个来自东北小城的男孩开始疯狂学习韩语,攒钱买每一张专辑,甚至自学吉他尝试写歌。
窗外渐渐暗下来,常征的肚子发出抗议声。他鼓起勇气走出宿舍,沿著路灯找到一家便利店。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韩国食品让他眼繚乱,最终只敢拿了一个三角饭糰和香蕉牛奶。
“4500韩元。”收银员头也不抬地说。
常征手忙脚乱地数著刚换的韩幣,后面排队的学生已经开始不耐烦地咂嘴。
当他终於把钱递过去时,收银台旁边的小电视里突然传出一段熟悉的旋律——是少女时代的新歌《oh!》。
常征猛地抬头,正好看到金泰妍的特写镜头,她穿著啦啦队服,对著镜头眨眼。
“客人?”收银员提高音量,常征这才回过神来,红著脸抓起购物袋落荒而逃。
回到宿舍,常征一边啃著味道奇怪的饭糰,一边翻看课程表。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明天上午九点有语言分班考试,下午则是新生说明会。他打开笔记本电脑,搜索“如何在韩国当练习生”,跳出来的网页全是中文论坛的討论帖。
“身高至少180...舞蹈基础...顏值测试...”常征对照著浴室镜子里的自己——178cm的个子,因为长期熬夜备考而略显苍白的皮肤,唯一称得上优势的大概是那双遗传自母亲的笑眼。他泄气地关上电脑,倒在床上。
深夜,常征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借著月光,他看到宿舍里多了几个人影,正轻手轻脚地整理行李。
“啊!你醒了?”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用英语说道,“我是你的室友,不好意思吵醒你了。”
常征摇摇头表示没关係,用简单的英语做了自我介绍。
宿舍很快又恢復安静,但他再也睡不著了,盯著窗外首尔璀璨的夜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孤独的重量。
.........
一个月后,常徵逐渐適应了留学生活。语言班的课程比他想像中困难得多,但好在室友云边小白菜是个热心肠,经常带他熟悉校园周边。
“周末我们去弘大俱乐部街吧,”云边用夹杂著英语的韩语说,“很多街头表演,特別热闹!”
周六晚上,两人来到弘益大学正门前的广场。即使气温只有个位数,这里依然人头攒动。
各种风格的街头表演在各处上演:偶像组合的cover舞蹈、摇滚乐队的live、甚至还有魔术表演。常征看得目不转睛,手指不自觉地在裤缝上打著拍子。
“你也想试试?”云边指了指一处空著的角落,“那边没人。”
常征的心跳突然加速。他確实带了吉他来韩国,那是十八岁生日时父亲送的礼物,琴箱上贴满了各种乐队的贴纸。
“我...水平不行...”
“怕什么!反正没人认识你。“云边说完已经跑回宿舍去取了吉他。
半小时后,常征坐在摺叠凳上,调试著琴弦。周围已经聚集了十几个好奇的路人,这让他手心直冒汗。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弹响了第一个和弦。
他选择的是白智英的《像中枪一样》,这首歌的高音部分极具挑战性。当唱到副歌部分时,常征的声音开始颤抖,有几个音明显跑了调。但出乎意料的是,围观的人群中响起了鼓励的掌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