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剑阁夜战惊星落 琴剑合璧破玄机(1/2)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绝壁。
飞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此等绝地,本不该有人跡。但那断崖之侧,却斜倚著一间茅庐,檐下一盏褪色红灯,风中摇曳,如凝血欲滴,又似冤魂不散,在这苍茫暮色中,平添三分诡譎,七分萧杀。
山风如泣,沿著蜿蜒险峻的栈道,四名白衣男女缓步而行,衣袂飘飘,似有倦色。
为首的青年男子,约莫二十三四,头插碧玉簪,髮髻高束,眉目清朗,背负一柄古鞘长剑,腰间悬著个紫金葫芦,边行边低吟浅唱,歌声清越,却带著几分出尘的萧索:
“太微云深不知处,丹炉火暖青莲护。雄黄百草化金液,一饮涤尽凡尘苦。”
“紫芝九转凝玉露,玄参半夏引灵枢。莫道仙途縹緲远,只在此心方寸庐。”
歌声未歇,队伍中便传来一声清脆如银铃般的笑语。
只见一名身姿窈窕的少女,年方十八九岁,明眸皓齿,肤光胜雪,背负一张古意盎然的七弦琴,手中亦提著一柄细长的佩剑,她眼波流转,望向那唱歌的青年,巧笑道:“白芷师兄此曲,清灵脱俗,莫非真要引动九天仙姝,来探你这葫中妙药不成?”
那被称为白芷的青年闻言,止了歌声,回首望向少女,唇边泛起一抹温和的笑意:“清羽师妹说笑了。仙姝未至,倒是你这七弦琴上的杀伐之音,险些惊走了我葫芦里丹药的灵气。”言罢,他促狭地伸指,在那少女背后的琴囊上轻轻一拨,琴弦微振,发出一声沉鬱的闷响,似龙吟九渊。
清羽娇嗔地侧身避开,护住琴囊,笑道:“白芷师兄慎言!此乃『少商』武弦,应的是金戈铁马,杀伐决断。若真惊了药魂,那也是师兄你自惹的祸端,可怨不得我。”
白芷见清羽巧笑嫣然,眸中却闪过一丝黠慧,不由笑道:“清羽师妹连琴弦之名亦含锋芒,他日艺成下山,江湖中恐要多几许断肠之人了。”他这话语带双关,既赞其琴艺,也隱喻其容貌与可能的杀伐手段。
同行另外两名青年,稍年长者名唤空阳,沉稳少言;稍幼者名唤空青,略显跳脱。闻言亦是莞尔。
便在此时,头顶传来数声鸦鸣,悽厉刺耳,划破山谷的寧静。四人闻声,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去,只见几只乌鸦盘旋在茅屋上空,久久不肯离去,更添了几分不祥之兆。
白芷眉头微蹙,隨即舒展,指著前方那孤零零的茅屋道:“此地已过剑门关十余里,前面那栈道尽头,便是下山之路。只是天色已暮,山路崎嶇,不若就在那茅屋暂歇一宿,明晨再行赶路,如何?”
清羽自怀中取出一幅绘製精细的羊皮地图,借著残存的天光细辨片刻,点头道:“此处確是图上所標的『望月亭』旧址,只是亭已毁,徒留残基茅庐。图上所示,山下倒有一处剑门村,我们亦可前往彼处借宿。”
白芷缓缓摇头,目光深邃,似有所思:“那村子……有些古怪,似与外界隔绝已久,还是莫要轻易惊扰为妙。我等此行身负师命,不宜节外生枝。”
清羽秀眉微挑:“哦?师兄是怕惊扰了村人,还是怕村中另有玄机?”她语气中带著一丝少女的好奇与不服输。
空阳在旁沉声道:“来时,我与白师兄曾遥遥望见过那村落。石墙草顶,户不满百,村民皆是旧时守关將士的后裔,世代相传,倒也淳朴。只是他们久居深山,对外人戒心颇重。”
白芷轻嘆一声,目光投向远方沉沉的暮靄:“是啊。江湖的风,吹到此处,也只成了故事。我等还是在此將就一夜罢。”
四人计议已定,又行了数箭之地,便来到那茅屋之前。屋宇破旧,仅以数根木桩支撑,仿佛隨时都会倾塌。那盏红灯笼在门楣上孤独地摇晃,映得周遭山石都带上了一抹诡异的血色。
立於此处,恰能俯瞰山谷中的剑门村。村落不大,炊烟裊裊,在暮色中显得寧静而遥远。村口一株千年老槐,枝繁叶茂,如巨伞擎天。槐树下,竟也有一间形制相似的茅屋,檐角同样悬著一盏红灯笼,与此处的遥相呼应,透著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连接两处茅屋的,是一条险峻的栈道,紧贴著悬崖峭壁,蜿蜒曲折,宛若游蛇。部分木板已经腐朽,行走其上,嘎吱作响,令人心惊胆战。
白芷凝视著那栈道,若有所思,对身旁的清羽道:“清羽师妹你看,这栈道悬於绝壁,风雨侵蚀,却依然屹立。像不像那些在江湖风波中苦苦挣扎,却仍坚守一线生机之人?”
清羽轻抚膝上琴囊,指尖微动,似有无形琴音流淌。她眸光清冷,缓缓道:“栈道虽险,尚有跡可循。人心之险,却往往深不可测。师兄此喻,未免过於感伤。莫非是近日炼丹耗神太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她语带戏謔,却也隱隱点出白芷心事重重。
白芷默然不语,只將目光投向天边最后一抹即將沉沦的夕阳,那残红如血,染遍西天。
剑门村的夜,来得格外的早,也格外的静。万籟俱寂,唯有山风掠过松涛的呜咽,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狼嗥。
夜半三更,万籟俱寂。茅屋之內,四人早已各自寻了避风处,和衣而臥,浅浅入眠。
突然,一阵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自栈道那头传来,打破了深夜的寧静。紧接著,便是“砰砰砰”的拍门声,以及粗重的喘息,仿佛一头受伤的野兽在垂死挣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