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大蛇转世为人(1/2)
蛇女原不是蛇人,也不是妖道,而是大蛇转世。
蛇女生於白水湖附近村落,家中靠打渔为生,自幼喜水善游。
一年盛夏,村中酷暑难耐,蛇女跟伙伴便泡在白水湖中消解暑热,却不甚被湖中水草缠住脚踝,差点一命呜呼。
后被村民救起,蛇女昏睡三天,醒来后性情大变,说话神神叨叨,经常半夜不眠,对著月亮吐气。
原来,在落水昏迷期间,蛇女竟看到了前世记忆。
她前世乃白水湖中一条大蛇。
前世的她修炼至五品,眼看即將迈入四品时,遇到一位西域老僧,老僧见她有些慧根,便有意点拨,言称若想成仙成神,需先成人。
成人不是简单的化形成人,而是要转世为人,去红尘滚上一遭,再以人身修炼,才能得到正果。
蛇女对此有所耳闻。
比如一些灵性高的山精,年份越大越像人,就是因为妖魔若想得道,必先成人。
再加上高僧舌灿莲,言称大妖转世,自有一套修行路子,哪怕无法觉醒前世记忆,也能自然而然开始修炼,这是血脉自带的传承。
在高僧点拨下,蛇女最终信了这话,毅然进了高僧金钵,转世成了渔家女。
直到白水湖鬼门关走了一遭,这前世的记忆才骤然觉醒。
按照高僧讲话,因为携带前世缘法,一旦开始修炼,必將事半功倍,蛇女信心大增,当即按照前世路子开始修行,不料却越练越错。
非但没有修成正果,甚至身体出现妖化。
逐渐就成了半人半蛇模样。
最初还能躲在家中,可纸到底包不住火,村民们只以为是妖魔吞了蛇女,变作蛇女模样害人,当即就抡起来棒子,將蛇女赶出村子。
蛇女不忍伤害村民,只能躲入深山修行,越修越觉心中怨懟。
当初她明明修为有成,就算难以修成正果,也颇有些慧根,当个小妖王逍遥自在总是行的。
可老禿驴却使阴谋诡计骗她入局。
用金钵收了她便罢,好歹她真的转世成人,就这样平凡一生也未尝不可,结果却又让她想起前世记忆,將这辈子过得不人不鬼。
可惜时光荏苒,早已不知道多少个春秋,那老禿驴估计早就入土为安,蛇女只得將这口怨气发泄在和尚身上。
慧光寺刚刚立寺半年,根基不稳,自然而然就成了蛇女目標。
短短三天时间,她就吞了数名僧侣。
若非陆迟跟端阳郡主出现,只怕慧光寺难逃此劫,都要成为蛇女盘中餐。
“高僧点拨、大蛇转世……”
陆迟轻声自语,觉得那高僧有些门道。
《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有载:
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为人神;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名也;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狱人名。
此外还有道教六桥之说,讲的便是轮迴转世之道。
那高僧未必誆骗蛇女,大妖转世修行,確实是正经路子。
这也是许多人天生带著兽相的原因。
比如有人面相似猴、有人五官如鼠、还有人长相艷丽,一副蛇精脸、狐媚子的模样…皆是因为沾了前世缘法。
只是转世修行等於弃掉前世,其中变数颇多,谁也不能保证。
有人顺风顺水登高望远,有人如蛇女这般误入歧途,最终烟消云散。
一卷生平书,字字皆是命。
渡厄古碑烟云散去,掉落一颗碧玉蛇胆。
“蛇胆可是好东西……”
陆迟看过《本草拾遗》,知道蛇胆功效颇多,能明目退翳、祛风止痛等等。
不过渡厄古碑掉落的蛇胆,自然不止这些功效。
服用后不仅强身健体,还有辟蛇毒之效,甭管將来碰到什么毒蛇,都难伤身体分毫。
这效果著实霸道。
陆迟面露喜色,將碧玉蛇胆吞吃入腹。
一股寒意顺著四肢百骸游走,最终凝聚在丹田一点,气血明显充盈许多,就连血肉似乎都坚韧三分。
“哐当——”
陆迟没有使用真气,隨手打出一拳,仅仅是拳风便將窗外木催折。
“果然能强身健体,而且还是无痛淬体…”
陆迟心满意足。
寻常武夫淬体,最直观的方式便是“打碎重塑”,简而言之,需要经受痛苦磨练,才能使血肉强度提升。
有度厄古碑存在,陆迟甚至无需专门淬炼体魄,不知不觉就能更上一层楼。
虽然比不上武修宝体,但要比正常修者强亿点。
服用蛇胆后,陆迟又想到上次剖取的蛇妖妖丹。
“修者虽能汲取妖丹提升功力,但妖丹污浊,吸收其力会污染自身法力,日积月累会使人妖化……”
陆迟没敢贸然使用,而是翻阅《修行者记》,里面记载著诸多修行禁忌。
修者不可直接服用妖丹,但可炼成丹药服用。
可惜丹师难求。
陆迟思来想去,决定回头问问端阳郡主,雍王府里定有御用丹师,到时蹭蹭郡主娘娘的软饭。
“话说回来,蛇女出自白水湖,上次偷袭的蛇妖也是出自白水湖,看来这湖真是人杰地灵啊……”
接连养育出两头大妖,可见灵气充沛。
陆迟思绪纷杂,待马贼案结束后,倒是可以去白水湖瞧瞧。
总得来说,今晚收穫颇丰,不仅获得碧玉蛇胆,也窥探到魁案一隅。
根据蛇女生平概览,她確实吃了几名僧侣,但其中並不包括慧空。
慧空此时失踪,著实巧合。
………
夜色渐深,万籟俱寂。
位於益州官巷的某座豪华大院,依旧灯火通明。
此宅乃早年修建的皇家庄园,现如今拨给端阳郡主使用。
端阳郡主回家没走正门,顺手就跃过宅院高墙,刚准备回房休整,就听到院落里面传来动静:
“咦,你说阿昭看上了名道士?”
嗓音清冷又稍显柔媚,显然是名端庄持重的女子。
继而便传来绿珠声音:“没错呀,那小道士真真俊美,都说咱家大公子是汴京首屈一指的儿郎,但跟小道士比起来也相当逊色……呃,郡主回来啦?”
绿珠声音戛然而止,老老实实退至一旁。
端阳郡主飘然落地,便见自家闺蜜坐在梨亭中。
头戴莲观,身著月白华裳,唇红齿白,眉间点一抹硃砂,模样气质比满园梨还要清冷三分。
却是元妙真。
端阳郡主受过玉衡剑宗指点,跟元妙真是儿时情分,更是闺中姐妹。
元妙真来到益州,自是住在闺蜜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