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蒙驁教孙(2/2)
“另外,你看这土,可能发现异常?”
蒙恬凑上来,观察祖父手中的泥土,可这一次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对之处。
“祖父,这……请恕孙儿愚钝。”
蒙驁也不生气,將泥土放在掌心,指道:“这土上有血跡残留,但这血却几乎只在土表,而並未渗入其中。”
“三百人马被杀,不说血流成河,入土三分再正常不过。”
“就算只有一人之血,当其被杀,血水大量流出,时间一久也会渗入泥土深处。”
“但从这块泥土的情况看,要么流血不多,要么被杀后在很短的时间內,血水还没来得及渗入土壤,尸体就被搬走了。”
“但这两种情况都几乎不可能发生,要进行战斗,再到打扫战场,並非短时间能做完这一切。”
蒙恬听到这里已经明白过来,惊诧道:“祖父,你的意思是说,这里是一处假战场?!”
蒙驁点头:“恐怕是的,有人故意留下这些痕跡,洒上血水,偽造了这么一副场景。”
“这!”蒙恬又震惊又羞愧。
要知道他第一次来探查时,根本没有察觉到这些情况。
亏他当时还认认真真检查了战场,结果还不如自己祖父来扫这么两眼,感觉当时纯瞎忙活了。
蒙驁看穿了蒙恬的想法,宽慰道:“你小子倒也不必灰心,老夫我征战多年,经验自然老道,你还年轻,多看多学,日后必成大器。”
“诺!”蒙恬抱拳,隨后一脸凝重道:“祖父,如果这里的战场是假的,那么那三百骑和樊於期……”
蒙驁一嘆,抚须道:“长安君被赵国派人刺杀,因此才发兵与赵国衝突,在我们来之前,边境大小衝突不断,可我们一来,赵国却龟缩不出。”
“这里是樊於期率三百骑被伏击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是假的……结合前面的情况看,恐怕这一切都是长安君跟赵国演的一齣戏罢了。”
蒙恬惊道:“祖父的意思是,长安君与赵国暗中勾结?!”
“恐怕是的。”蒙驁闭上眼。
蒙恬想了想,觉得有些不能理解,便直接道:“可是祖父,长安君想做什么呢?如果是要……谋逆,为何不直接在屯留起兵,反而只带了一百亲兵返回咸阳,这岂不是自投罗网?”
“还有樊於期和三百骑又在何处?总不会凭空消失,或者投敌叛国了吧!”
蒙驁睁开眼,望著狭长的峡谷,缓缓道:“屯留虽有数万兵马,但距离咸阳千里之遥,若是在此举兵,不过孤悬之地,不需多日便可镇压,长安君几乎没有胜算。”
“因此不若借伤抽身,兵马暗伏,玩一手瞒天过海,打一个出其不意……”
“那三百骑和樊於期老夫若是没料错,恐怕是借道赵境,北上出塞,西渡黄河,南下义渠……算算时日,若是顺利的话,也能到咸阳了。”
蒙恬骇然,甚至对自己祖父所说的话,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这,这怎么可能,要带著三百骑绕这么一圈,长安君就不怕发生什么意外吗?那个叫樊於期的还有这种本事?”
“另外我秦国边境岂是如此轻易就能渗入的?一路上层层盘查,三百人还是骑兵,莫非各地守军皆是睁眼瞎不成?”
蒙驁將剑收起,沉声道:“恐怕,义渠有变啊。”
蒙恬一下瞪大眼,如果真的如此,事情可就严重了。
义渠这地方,折腾了多少次,到现在也不敢说就彻底平稳了。
“祖父,我们得赶紧將这事报告给大王!”
蒙驁看了他一眼,摇头道:“来不及了,八百里加急也赶不上。”
“祖父,这……”蒙恬犹豫了一下,“那我们是不是好歹派出人马送个信?”
“当然,来不来得及是一回事,知情不报是另一回事。”
蒙驁转身来到战马旁,抚摸了一下马的鬃毛,“不过倒也不必担心,咸阳还有你父亲在,还有吕相和昌平君他们,大王也不是昏庸之人,到时自有对策。”
“而且万一真出了大事,老夫可不相信赵国还有魏楚两国还会像现在这样按兵不动。”
“我们守好边境,咸阳的事让大王和吕相他们去处理吧。”
蒙驁翻身上马,弄明白一切之后,他现在有一个当务之急要立马去办。
大秦的边军,需要重新清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