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迁不南迁(2/2)
“李先生稍待,本宫有事相询。”
李明睿脚步一顿,项煜与吴伟业两人疑惑的对视一眼,却也没有多问,躬身退了出去。
“李先生,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隨本宫去书房。”
二人回到书房,朱慈烺吩咐好丘致中便关上了房门。
朱慈烺走到书案前坐下,並对李明睿示意说道:
“先生也请坐。”
李明睿不明所以,也不敢逾矩稍稍坐了半个屁股。
朱慈烺微微一笑:
“李先生请宽坐,不必拘谨。”
“臣谢殿下。”
待李明睿坐定,朱慈烺又重新拿起那份孙传庭的奏疏递给李明睿直言道:
“孙督若歿於王事,则京师危矣!”
听完太子所言,李明睿官袍下的手无意识的攥紧。还是开口道:
“潼关虽是要衝,然还有太原、大同等诸镇...殿下所言恐怕有些孟浪了。”
朱慈烺摇了摇头:
“李先生所言,恐怕並非心中所想吧?本宫今日读《晋书》正是“洛京倾覆,元帝渡江“。我知先生心中已有腹稿,想必是...”
朱慈烺並未说完,而是起身来到李明睿身旁,以手指沾上茶水在案几上缓缓写下两个大字“南迁”。
看著案几上的两个字,李明睿心中骇然,他虽有南迁之意,但一切还尚在筹谋,这太子如何知晓?
他顾不得失仪,猛然抬头,只见太子年轻的面孔上,竟带著与他年龄不符的成熟。他思虑一番还是开口道:
“殿下,此等军国大计,当由今上...”
不等他说完,朱慈烺打断道:
“父皇刚毅,素重气节。可这大明江山...李卿,若有一日,京师危如累卵,是当效崇禎元年的袁崇焕,空谈五年平辽?还是该学司马睿,保全社稷於江东?”
李明睿看著眼前这刚满十四岁的少年,这太子非但不是少不更事,反而英明神武啊,自己任东宫属官多年,竟有些眼拙了。他低声问道:
“臣斗胆一问,若真到了那一步,殿下是做那唐肃宗,还是晋元帝?”
朱慈烺闻言,眼睛微眯摇了摇头道:
“本宫不欲做李亨,当为寿王李琩,持剑为父皇鑾驾开道。若天命在明...自当效李光弼、郭子仪,为大明在造中兴”
李明睿忽然觉得喉间发紧。眼前少年引用的每个典故都不曾僭越,李琩的孝道,郭李的忠勇,便是传到锦衣卫的耳朵里,也挑不出半分错处。
李明睿正欲开口,书房门却被敲响,他只能闭口不言。朱慈烺与李明睿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问道:
“何事?”
门外传来丘致中的声音:
“小爷,李典璽回来了。”
“本宫知道了,让他候著。”
吩咐完丘致中,朱慈烺转头对李明睿道:
“李先生,今日之事?”
“臣今日与殿下只討论《春秋》义理。”
朱慈烺点点头:
“先生去吧,今日便不留先生用膳了”
李明睿行礼后转身朝书房门口走去,就在他要踏出房门时,身后传来朱慈烺的声音:
“本宫听闻李先生与总宪素有同乡之谊。”
闻言李明睿脚步微微一顿,隨后不再停留朝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