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种子(1/2)
就在朱慈烺刚刚回到书房时,唐朝臣与李守忠刚从库房出来,几个內侍抬著两大箱子银钱跟在他们身后。
潜邸校场上,由於唐朝臣在出了承运殿便让亲兵传令集合,所以除了那十几个收押的闹餉士卒,其他的皆已经列阵相候。
兵士们虽然列队肃立,但是目光却忍不住瞟向那两口沉甸甸的箱子。
李守忠看人都到齐了,润了润喉咙开口道:
“咳...看见咱家后面的箱子了吗?那里面都是银子。”
校场之上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的抽气声,毕竟自己六个月没见过一个铜板了,任谁见了这两大箱子的银子,都不勉心头躁动。
李守忠脸色一板,肃然道:
“诸位都明白,勇卫营乃天子亲军御马监直辖的陛下嫡系!太子虽为储君,亦不能僭越代陛下发餉。然太子仁德,体恤诸位困苦,特以私財相借且不收尔等息钱,他日待诸位餉银下发之后再还。”
李守忠话落,校场之上顿时开始沸腾起来,不少人眼眶泛红,其中一名士卒突然跪下高呼:
“太子殿下仁德,给我等活命之恩,”
这一跪仿佛点燃了什么,其他士卒也纷纷跪下,有人低声道:
“若不是殿下,家中妻儿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
“整整六个月没见餉银了,太子殿下解囊相借,就是我的恩人。”
唐朝臣见自己的士卒乱鬨鬨,他立马手按腰刀,喝道:
“肃静,都给我站起来列阵。李公公还有话说。”
士卒们这才重新站起来列队。
李守忠见队伍重新列好才开口道:
“虽然是太子恩借,诸位也要立借据,会写字的在借据上签字画押,不会的可以用手印代替。”
李守忠说完又转头对唐朝臣道:
“唐把总,把那些犯了事的也带上来吧,发完银子还要执行军法的。”
唐朝臣点了点头,对身边亲兵道:
“带几个人去把王二他们几个混帐押过来!”
亲兵领命而去,不多时,十几个被捆绑的士卒被押到了校场中央。为首的王二还是一脸不服气,当他看见地上的箱子时,喉结还是忍不住得滚了滚。
李守忠见人都到齐,对著被五大绑的王二道:
“今日太子殿下吩咐,知道你家中老母生病,特意嘱咐了吴先生去给你母亲瞧病,至於药材,也从东宫支取。”
王二听到太子对他如此,有些羞愧的低下头,有些哽咽道:
“太子殿下恩德,小人没齿难忘。”
隨后李守忠又对著唐朝臣点了点头,唐朝臣开口道:
“现在开始发餉,念到名字的上前领银,签字画押。”
隨后又补充道:
“都听好了,发完餉银,本官要当眾处置闹餉之人。”
隨著名册展开,士卒们依次上前画押领钱,校场上气氛渐渐活络起来,有人捧著银子红了眼眶,有人急忙往怀里塞,深怕刚刚领的银子飞走了,直到闹餉的人也发完了。
唐朝臣冷冷的扫了闹餉者们一眼沉声道:
“闹餉譁变,按军法当斩,但太子殿下念尔等久未领餉,情有可原,今日为首者仗三十,从者二十,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那几个闹餉者顿时面如土色,三十军棍不是闹著玩的,轻则皮开肉绽,重则落下残疾,更甚者被活活打死。
唐朝臣厉喝一声:
“行刑!”
几个膀大腰圆的亲兵立刻上前,將王二等人按到在地,军棍高高举起又重重落下。
沉闷的军棍声在校场上迴荡,伴隨著受刑者的闷哼和惨叫,围观的將士们噤若寒蝉,方才领餉的喜色一扫而逝,更多的是对军法的敬畏。
军棍打完,王二等人奄奄一息的趴在地上如同死狗,唐朝臣也没在管他们对著李守忠道:
“李公公你看?”
李守忠点了点头道:
“军餉已经发完,这里没咱家什么事了,那咱家先告退了”
说完领著几个內侍往前殿走去,在错过唐朝臣时,低声道:
“唐把总,咱家那里有几瓶上好的金疮药,你一会派人去取来,给他们上药,不然落下残疾可不好。”
唐朝臣心头一惊,这位李典璽是存心与他交好,而这金疮药就是表明心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