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刺杀案二(2/2)
郝晋面如死灰,瘫软在地,嘴唇哆嗦著,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太子在他辖区內遇刺,不论能不能抓住刺客,他都难逃一死。锦衣卫上前架起他,拖出殿外。殿內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言。
崇禎目光隨后又转向陈演,冷冷道:
“至於贾继春、王延弼一案,著三法司会审,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陈演心头狂跳,却不敢表露半分,只能躬身道:
“臣遵旨。”
然而,他低垂的眼皮中,闪过一丝阴鷙。
李国楨下狱、贾、王二人被参、太子遇刺,郝晋恐怕也已经是个死人了,这一切似乎是太巧了。
“好了,今日便到这里了,散朝吧!”
崇禎疲惫的摆了摆手。
眾臣领命退出了皇极殿。
“王伴伴,去宣太子武英殿覲见,还有王之心和吴孟明一同叫来!”
王承恩闻言心中一惊,这皇爷怕是要掀起大狱了,京城的天要变了!他躬身应是,便退下去传旨了。
……
文华殿內。
讲官的声音在殿內迴荡,却未能入朱慈烺的耳。他目光落在手中的《论语》上,心思却早就飞往皇极殿了,此刻皇极殿內怕是乱做一团了。
至於陈演,这会恐怕在想著怎么把这些证据销毁而不会连累到自己吧?思及此处,朱慈烺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一个微笑。
“殿下?”
讲官小心翼翼的唤道:
“君子不器这一句,不知殿下有何见解?”
“哦~”
朱慈烺这才回过神来。
“先生,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拘泥於一技一能,当如父皇般总揽全局才是。”
讲官闻言一怔,这解释虽不合经义,却意外的切中时弊。正欲在问,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小爷,皇爷召您即刻去武英殿见驾。”
王承恩的声音从殿门外传来,带著几分不寻常的紧绷。
朱慈烺缓缓合上书册,起身整了整衣冠。心中暗道:
“来了!”
出了文华殿,朱慈烺低声问正在前面引路的王承恩:
“王公公,除了本宫,父皇还召了谁?”
王承恩弓著腰边走边说:
“回小爷,还有东厂王督公和锦衣卫吴指挥使。”
朱慈烺脚步微不可察一顿。
“吴孟明。”
他轻声念著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新任锦衣卫指挥使。对不住了,为了骆养性这把刀,你估计会成为国朝在任时间最短的指挥使了。”
转过一道宫墙,二人已经来到了武英殿前,朱慈烺抬脚便迈入殿內。
此时殿內除了崇禎还有二人,一个他认识就是王之心。一个有些面生,应该就是新任指挥使吴孟明了。
朱慈烺立刻伏地叩首道:
“臣,参见父皇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