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围城(2/2)
忽而又惨笑:
“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
巩永固与刘文炳闻言,伏地痛哭。君臣相对而泣,殿內一片悲凉。
片刻后,巩永固抹去泪水与刘文炳对视一眼,重重叩首:
“臣蒙陛下厚恩,无以为报,愿率家丁死守朝阳门,以全臣节!”
刘文炳亦昂首道:
“臣请同往!”
崇禎望著二人坚毅的面容,喉头哽咽,只能微微点头:
“准奏。”
待二人退去后,崇禎独自在殿中枯坐许久,终於起身:
“王大伴,隨朕去奉先殿。”
奉先殿內,烛火幽幽。崇禎跪在列祖列宗牌位前,泪流满面:
“不肖子孙朱由检,愧对祖宗基业...”
他絮絮叨叨,將十七年来的艰辛与委屈一一倾诉,末了又恨恨道:
“若非诸臣误我,大明何至於此...”
王承恩跪在一旁,听得心如刀绞,却不敢出声。崇禎枯坐至暮色沉沉,方才起身,步履蹣跚地走出奉先殿。夜风凛冽,吹散了他眼角未乾的泪痕。
回到武英殿,崇禎似已下定决心,对王承恩道:
“传旨,命成国公朱纯臣提督內外诸军事。”
顿了顿,又道:
“天家子嗣不能断绝...再传永王、定王、太子来见朕。”
不多时,永王、定王被內侍引入殿中,二人年幼,尚不知局势危急,只是怯生生地行礼。崇禎看著他们稚嫩的面庞,心中一痛,声音温和道:
“今日在宫里,你们是永王、定王。出了宫,便只是小民了。”
他一一叮嘱:
“在宫外若是见年长的叫老丈,年轻的叫大哥。见官员,年老的称老爷,年轻的称相公。遇文人唤先生,遇军士唤长官...若得保全性命,好好活下去。”
说到最后,崇禎声音哽咽:
“莫要忘了...父母之仇。”
永王、定王虽然年幼,但也不是小孩了。闻言,才知道局势已经危急至此。崇禎现在是为了保全他们。
“父皇...”
定王朱慈炯突然跪下,小手紧攥著衣角,
“臣不走,臣要陪在父皇身边!”
永王朱慈炤见状也扑通跪下,眼泪夺眶而出:
“父皇,臣也不走!”
崇禎喉头滚动,强压下胸中翻涌的情绪,弯腰將两个幼子扶起。他粗糙的手指轻轻擦去朱慈炤脸上的泪水,声音却异常严厉:
“胡闹!你们若不走,我朱家血脉就要断绝於此!”
二人眼中含泪,却倔强地不让它落下:
“臣明白。但请父皇与母后一同离开!”
崇禎苦笑摇头:
“朕乃一国之君,岂能弃城而逃?况且...”
他望向殿外漆黑的夜空。
“李自成不会给朕这个机会的。”
殿內陷入沉默,崇禎再次弯腰抱了抱两个幼子。良久,崇禎鬆开二人,对著王承恩道:
“遣人送他们出宫吧,务必妥善安置。”
王承恩含泪应下,正要带二人离开,崇禎忽然问道:
“太子呢?”
传旨內侍战战兢兢回稟:
“太子殿下说...愿与陛下同守京师,共存亡。”
崇禎先是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隨即又怒道:
“逆子!不识大局!”
他挥手让王承恩带永王、定王退下,独自坐在御椅上,望著殿外漆黑的夜色。
烛火摇曳,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显得孤独而淒凉。
(由於朱慈烺提前调走了唐通,导致李自成比歷史上早到了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