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跳跳糖与分子吊坠(1/2)
到了时间,齐默三人隨著其它各支队伍中准时回到赛场。
“实验环节现在开始!”
裁判长的哨声穿透科技馆穹顶,环形灯带骤然亮起,將二十个实验台照得纤毫毕现。
大屏幕上显现出实验题题目:
【利用限定器材搭建將光能转化为三种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限时30分钟】
“铝膜反射面角度要精確到58度。”
齐默的指尖在跳跳包装上划出摺痕,纸在他手中如同艺术品般摺叠成完美的拋物面。
阳光透过穹顶的钢化玻璃照射下来,在铝膜焦点处形成一个耀眼的光斑,附近的空气因高温產生微微扭曲。
秦芷心將精密温度计悬在焦点上方三毫米处:
“当前表面温度82.3c,光能→热能转换效率已达67%,超出基础要求27个百分点。”
她的分子结构吊坠垂落下来,在热浪中微微晃动,折射出七彩光斑。
卢益突然调整三稜镜的角度:
“加入光谱分离维度!”
经过分光的七彩光束穿过特製的矿泉水瓶,瓶內空气因特定频率的振动发出稳定的440hz声响——几乎与標准音叉同频。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光能→声能转换完成。”
齐默的耳尖微微颤动,作为校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的音感让他立即捕捉到频率偏差:
“需要微调0.3度,现在有2hz的偏移。”
【检测到宿主行为:能量形態精確操控】
【物理直觉+1.2,跨学科联想+1.8】
惊艷的是秦芷心设计的第三种转换方式。
她用ph试纸拼接成渐变色谱,利用光热效应引发连续的显色反应:
“第三种转换:光能→化学能。”
隨著温度梯度变化,试纸上的顏色如波浪般从深红渐变为靛蓝,形成动態的化学彩虹。
这个过程中,齐默还配合利用不同区段的显色速度差异,向大眾演示了化学反应动力学特徵。
当裁判组给出9.8分时,齐默注意到海江一中队长的元素周期表手錶停在鉬元素位置——在化学中,鉬正是重要的催化剂元素。
下一题显现出来:
【测定苔蘚光合作用效率限时25分钟】
“温湿度要控制在黄金交叉点。”
秦芷心將苔蘚样本置於空调气流形成的微环境中,她拆解分子吊坠重组而成的微型支架稳稳托住培养皿,每个连接点都精確到毫米级。
她的睫毛在显微镜光源照射下投下细密的阴影,如同测量標尺。
齐默突然將跳跳溶液滴入培养皿:
“碳酸氢钠分解可以提供额外co?源。”
溶液接触苔蘚的瞬间,叶缘细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像无数甦醒的绿色手指。
更奇妙的是,溶液在叶片表面形成的露珠,竟然呈现出完美的半球形接触角。
【检测到宿主行为:生物系统精確调控】
【生命科学理解+1.5,创新应用+1.1】
卢益严谨地进行测量,他搭建的光谱分析系统只用了一支雷射笔和三稜镜:
“通过分析叶绿素吸收峰的变化…”
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道细线:
“当前光合速率比標准值高42%,我们的co?补充方案太有效了。”
实验进行到第18分钟时出现转机。
当齐默调整雷射入射角度时,苔蘚突然在投影屏上投出放大五十倍的清晰影像——气孔开合的动態过程如同无数微小的嘴巴在呼吸。
更惊人的是,他们发现气孔运动频率与空调送风周期形成了3:2的同步锁相。
“这是…生物节律与机械振动的共振!”
秦芷心的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她立即將这一现象记录在实验报告中,並附上快速傅立叶变换分析图。
裁判组为这个意外发现额外追加0.5分创新分。
大屏幕上,七中的领先优势扩大到17.5分。
齐默的系统界面突然弹出金色边框的提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