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操碎心的王海(2/2)
所谓五年学外科,十年学暴露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在手术中暴露出所需要的手术视野,並且避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每个外科医生的必修课,开大口子是为了手术视野,腹腔镜不断转动镜头也是为了视野,甚至用显微镜也是为了清晰的视野......
而解剖又是暴露的基础,人体的每一寸地方都有自己独到的作用,明確解剖结构才能在暴露的同时,最大程度减轻机体的损伤。
通常来说。
熟悉解剖的医生,一般暴露做的都不会太差。
可儘管话是如此说,但在实践操作时却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比较清楚的暴露位置的因此能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手术暴露。
就完全取决於外科医生的操作水平。
王海心里明白这一点,因此对李西北写的这一节解剖和暴露解析非常认可,虽然上面只是对这次手术的暴露过程进行了描述,但其中的內容却实在有趣,不似手术记录那般晦涩难懂充满专业术语,而是採用了深入浅出,旁徵博引的描写,瞬间提高了整篇论文的格调。
这点做的就相当好啊!
没想到这小子不仅仅是手术天赋高,看来还有往科研学术方向发展的可能..:::.王海心头默默做著评价。
沉稳有力,怀才而不骄。
他越看这小子越觉得满意。
听到王海这么一说,宋时飞忍不住异道:“王老师很久没有表扬人了,写的什么,
可以借我观摩观摩?”
“小李这篇文章写的还是很不错的!”
王海捻著纸,上下又翻动了一遍,递了过去,笑道:“你不说我差点都忘记了,小宋以前也是咱们科室写文章的一把好手,要不是最近些年一门心思钻临床,耽误了科研,恐怕早就能评副高了。”
在医院体系內,副高可不是谁都能评上的。
而且不是还有句老话?手术做的好那只是病人对医生的需求,只有论文写的好,那才是医学界对医生真正的需求。
鑑於王海的话,宋时飞很淡定的摆摆手。
“王老师又在打趣我了,我哪有这水平啊!”
李西北的这篇论文字数不多,通篇上下两千多字,写的还算详略得当,是標准的论文格式,简化了许多繁琐的赘述。
宋时飞看的很认真,速度不快。
直到他看完最后一个字,才抬起头若有所思的盯著李西北,仔仔细细的端详了片刻。
“怎么样?
王海脸上带著笑,望著自己手底下的得力干將,这种感觉就挺晞嘘的,年轻人成长的太快,把他都给追老了。
二十多年前,自己还像宋时飞这样沉稳。
三十多年前,自己也像李西北这样意气风发。
现在倒好。
操了一辈子的刀,却没逃过岁月的杀猪刀。
喉,老了啊!
宋时飞被王海问的脸一红,点点头肯定道:“小李医生写的是很不错的,不过里面的一些细节还是不要引经据典了吧,会看这些文章的人,哪怕说的再通俗,他们也一眼就能看懂。”
说到这里,他语气顿了一下。
半开玩笑道:“王老师什么时候给我弄个论文写写?”
这本来就是句无心的玩笑话,谁知道宋时飞刚说完,王海脸上就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继而脸色一变。
竟有种怒其不爭的味道。
“你是该好好琢磨一下,进主治都好几年的人了,是该静下心来写几篇文章了!別的不说,进副高也是要有论文的。”
王海刚才对李西北的和顏悦色突然消失,几乎没给宋时飞什么好脸,主治医是一个科室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宋时飞这样的老主治,一直不写论文,也带坏了科室的科研风气,
免不了要被院里看轻。
虽然自己对那些虚名看的不是很重。
但哪个科主任不希望科室在自己的带领下,副高跟雨后春笋般蹭蹭直冒?而且他对宋时飞一直都是挺看重的。
这傢伙跟李凡不一样,李凡是被他前妻折磨的够呛。
但你宋时飞有啥好分心的啊?
三十五六岁的人了,成天到晚小嘴叭叭的没完没了,结果混到现在连个女朋友都没混到,混不到女朋友也就算了,连个副高都混不上去,这就有点太不上劲了,一个科室有那么一两条咸鱼就够了,但绝不能出现第三条!
王海这是恨铁不成钢。
也许是被训惯了,宋时飞颇有点啊q的乐观,嘿嘿笑了笑,隨即又不以为意的捧起李西北的论文。
边读边来回镀步,酷似古代的教书先生。
“別说,写得还真有模有样!刚毕业就能写出这样的论文,这理论基础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宋老师过奖了,是主任指点的好。”
李西北谦虚道。
王海冷哼一声,似乎对宋时飞的话表示不屑。
我教出来的,你还能说不行?
“不过,你这篇论文写得是肝內胆囊,当时做手术的时候,贺主任和程波也在场,这第一作者的名字你要好好斟酌一下写谁的好!在这方面我不能帮你做决定,需要你自己考虑。”
“而且...
王海到底人老成精,考虑问题远不是他们这群小年轻可以比擬的,跟二人哗哗了一顿后,他接著沉吟道:“我觉得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当下急诊外科和普外三科虽然..::..虽然是两个科室,但不影响你多跟贺主任他们亲近亲近,总之对你没有坏处。”
话说到这个份上。
就算是傻子也能听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哪怕王海没有明说,但里里外外对李西北的提点都溢於言表,这些字字中肯的话,直接就把宋时飞给听懵了。
不是!
一向与世无爭的主任,好像变了啊。
这简直就是暗地里帮李西北在铺路,还是说主任得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內幕?
在手术造诣上,他可能没有李西北这个掛逼上限高,所以也看不出什么端倪。但是人情世故这块,作为一个资深老主治,宋时飞认为自己还是拿捏得住。
当然,李西北也不傻!
他立马就反应过来。
“王老师说的是,当时手术时两位老师都在场,確实应该把两位老师的名字都加上,
至於第一作者是谁都不重要,按照贺主任他们的意思来吧!”
“您看这样可行?”
贺映红如今已经是苏省外科协会的常务委员了,地位甚至比王海还要高一些,当然不会在意一篇小论文的第一作者。
但程波和那群主治医可就不一样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