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探春,这瓜……好吃吗?(1/2)
“那破落户生的贱种,什么时候居然有资格,成了官学里的正经子弟了?可怜我宝玉,正儿八经的嫡子,如今却被一个庶子骑到头上来,只能眼巴巴瞧著那贱种进官学,认识权贵清流子弟……”
周瑞家的站在王夫人身侧,听到她口中念及的话语,便与王夫人一道同仇敌愾起来:
“太太说的,正是这个理儿。想当年,便是珠大爷在的时候,也没见珠大爷被老爷安排进官学。如今环哥儿才读了一年不到的书,便进了官学。打京城里去瞧瞧,也看不到这般情形。”
“且话又说回来了。老爷这事儿,办得不伶俐!咱们自家人,知道环哥儿是被雍亲王府的四爷,安排进官学的。但是外边人可不知道。人还道二老爷是宠妾灭妻,昏了头,才做出这般行径。这般传出去,便是对太太、二老爷的名声,都不见得有好处。”
周瑞家的这话,可算是说到王夫人的心坎上了。
她眉头一凝,就侧过脸,看向周瑞家的:
“那你以为……应当如何?”
周瑞家的略作沉思,便露出个笑容来:
“民间私塾之上,有官学。官学之上,有国子监。若真要说起来,索性宝二爷乃是荣国公府,太太这一房的嫡子,府里的老太太又是超品誥命,便是让老爷给宝二爷捐个监生,那便也是使得的。”
国子监捐监生,可以直接考取举人功名,甚至於考职入仕,只不过其中需要费一二百两的银钱。
《履园丛话》曾记载:乾隆年间“监生多至数十万,实学者百无一二”。
可见监生虽为一条捷径,但是在正经清流,科举出身的文官前,有著监生底子的同僚,还是被视作“异途”,不如正经科举出身,受人尊敬。
因此王夫人在听到周瑞家的这话后,当即就有些举棋不定。
她私心里,自然还是想著,宝玉能够正经考个功名。若非环哥儿功课愈发优异,眼下更是进了官学,王夫人听到周瑞家的这话,压根儿不会考虑。
只是眼瞅著那小冻猫子是越爬越高,宝玉却还在原地打转儿,说不得老爷心底,对於宝玉也有了一丝意见。
想到这里,王夫人就觉得心头不安,颇有些坐不住了。
她左右思忖片刻,便忍不住一咬牙,冷声开口:
“也就是那等姨娘生的下贱货色,才能学得会那起子討好人的活计。要不然,凭他一介庶子,又怎地能够攀得上十三爷,如今更是入了四爷的青眼呢?”
周瑞家有心想说,姨娘討好老爷的活计,若是放在那天潢贵胄的身上,只怕是不得用,人家甚么香的臭的没有见过,还需要稀罕这些手段?
不过思及太太此时心中的不忿,周瑞家愣是把话咽下,转而又说起別的事情来。
*
此时。
漕运已通。
一船船的西瓜、甜瓜、蜜桃、水杏等各类水果,还有各色湖广商贾带来的竹蓆、凉扇、竹夫人,一送到朝阳门的码头处,就被二道贩子们一抢而空。
连日的暑热下。
偌大的贾府愈发闷热起来。
今年苦夏。
而贾府中,帐面上的银钱紧缺,且府里头的各色主子又多,王熙凤掌管中馈,每每都忙得焦头烂额,甚至夜深人静的时候,甚至还起了要將嫁妆典当的念头,只是因为到底要维持著荣国公府的体面,眼下这般想法,也不只不过是在脑海中打转,並未付诸现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