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兴兵伐蜀,曹魏亲征(1/2)
公元235年,建兴十三年,正月二十。
蜀汉休沐的官员早已经开始忙碌。
因为诸葛亮並没有隱瞒魏国即將倾举国之力来犯之事。
隨著一道道命令下达,蜀汉朝廷犹如一台巨大的机器,开始运转。
同时,蒋琬於数日前离开成都,向著建业而去。
建业。
孙十万正看著曹叡的亲笔信。
信上的內容,自然是说只要吴国此次不插手魏蜀之战,便能得到种种好处。
这其中,最让孙权动心的,便是曹叡许诺,待蜀汉覆灭,凡是与江水(长江)相邻的蜀国城池,俱都无条件让给吴国。
除此之外,便是魏国承认吴国是独立的国家,承认孙权皇帝的合法性。
孙权看完曹叡的亲笔信后,脸上是止不住的笑容。
足足看了好几遍后,才將信让诸葛瑾,陆逊,全琮等人看。
“陛下,曹叡这封信,实乃是挑拨离间,不怀好意,陛下万万不能上当啊。”诸葛瑾看完信后,当即沉声道。
“子瑜何出此言?”孙权微微皱眉,已然心生不悦。
“陛下,曹魏强盛,国力远胜蜀吴,只有蜀吴联盟,才能不被逐个击破,才能三国鼎立。”诸葛瑾有些焦急。
他知道,孙权对曹叡开出的条件,心动了。
“那你可知,曹叡为何要主动发兵?”孙权手指敲著桌案,轻声问道。
“必定是因为庞统死而復生。”诸葛瑾道:“庞统之才,不在诸葛亮之下,若是不主动出击,一旦蜀军再次北出祁山,兵分两路之下,司马懿一人,根本无法抵挡。”
“是啊,你也说了,蜀军若是兵分两路,司马懿一人必定无法抵挡。”孙权沉声道:“一旦魏国覆灭,你认为,蜀国会与吴国相安无事吗?”
“自然不会。”诸葛瑾没有任何犹豫,便回答道。
“这不就妥了,无论魏国覆灭,还是蜀国覆灭,都不会与吴国相安无事,曹叡的条件你也看到了,极为丰厚。”孙权道:“诸葛亮绝对开不出这样的条件。”
“可是陛下,魏国国力强盛,远超蜀国,若是再吞併蜀国,国力必定进一步增长。”
诸葛瑾道:“哪怕將沿江的城池,都无条件让给咱们,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蜀国则不一样,国力与吴国相差不大,若是诸葛亮真的七出祁山,大败魏军,咱们也可以趁势出兵,占据江北城池要塞。”
“若是诸葛亮选择养精蓄锐,不继续北伐呢?”孙权如此问道。
“那就三国鼎立,一直持续下去。”诸葛瑾不假思索道。
“不会如此。”一直未说话的陆逊不认同诸葛瑾的话。
“伯言何出此言?”诸葛瑾微微皱眉道。
“先是诸葛亮年轻二十岁,接著死去五年的张苞归来,两三个月前,连死去二十年的庞统都死而復生。”陆逊沉声道。
“若是等个两三年,谁能保证刘备,张飞,关羽,赵云,黄忠等人不能死而復生。”
“再加上算无遗漏的诸葛亮,庞统,不要说吴国,恐怕就是魏国,也无法抵挡。”
“陛下,在臣看来,蜀国的威胁,甚至还要超过曹魏。”
“伯言,你所言只是基於猜测,先不说刘备,关羽,赵云等人能不能死而復生,就算能,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诸葛瑾沉声道:“此次若是吴国不与蜀国同心协力,蜀国必灭,而下一个要覆灭的,必定是吴国。”
陆逊闻言,再次开口。
孙权看著爭论的两人,眉头大皱,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