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神级工匠(1/2)
这几天没敢再偷去轧钢厂。只能另想办法。
经过前几天的实验,自己决定不再没有目標胡乱,试验向材料添加元素原子,效率太低,太浪费精神力。先根据金属內部原子排列顺序,增加原子的排列密度。大幅度增强金属属性。
“爸,我想跟您去厂里。“看到父亲推著自行车准备出门,李一凡突然说道。
李德海擦了擦额头的汗:“钢厂又热又吵,你去干什么?在家帮你妈干活。“
“我想看看现代工业是怎么运作的。“李一凡眨著眼睛,“老师说我们要学习先进生產技术。“
李德海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行吧,但別乱跑,跟紧我。“
轧钢厂比李一凡想像中还要壮观。高耸的烟囱喷吐著黑烟,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李德海的卫生室在厂区边缘,是一间刷著白灰的小平房。
“在这待著,我去各车间转转,检查防暑措施。“李德海递给儿子一本《赤脚医生手册》,“无聊就看这个。“
父亲一走,李一凡立刻溜出了卫生室。他像只灵敏的猫,沿著厂房的阴影处移动,避开工人们的视线。他的目標是三车间——那里有全厂最先进的轧钢机。
躲在车间外的废料堆后面,李一凡睁大了眼睛。透过厚厚的砖墙,他看到了里面令人震撼的景象:通红的钢水从高炉中倾泻而出,在轧钢机的碾压下变成各种形状的钢材。更让他著迷的是角落里停著的一辆三轮摩托——那是厂里刚买回来交通工具,工人们亲切地称它为“铁驴子“。
李一凡集中精神,视线穿透了铁驴子的金属外壳。发动机的內部结构在他眼中一览无余——活塞的运动轨跡、气门的开合时机、火塞的点火瞬间...所有这些都像立体图纸般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太精妙了...“少年喃喃自语,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他要自己做一台发动机,一台迷你版的、只有原尺寸十分之一大小的发动机。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一凡几乎每天都缠著父亲带他去钢厂。李德海以为儿子是对医学產生了兴趣,却不知少年每次都会溜到三车间附近,用他那双能透视金属的眼睛“偷师学艺“。
一个月后的深夜,四合院里的其他人都已入睡。李一凡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著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发动机零件的设计图。每一张图旁边都標註著精確的尺寸和材料要求。
“气缸直径1.8厘米,行程2厘米...“李一凡咬著铅笔头,眉头紧锁,“压缩比要控制在8.5:1...“
突然,他听到门外有脚步声,赶紧关掉手电筒装睡。门被轻轻推开,是父亲起夜的声音。等脚步声远去,少年又钻出被窝,继续他的“秘密工程“。
图纸完成后,真正的挑战才开始——如何在没有工具和材料的情况下,把这些零件做出来?
答案就在轧钢厂里。
第二天,李一凡背上了母亲给他缝的小挎包,里面装著笔记本和一把小尺子。跟著父亲到了钢厂后,他像往常一样溜到三车间附近,但这次他的目的不是观察,而是行动。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躲在安全距离外,李一凡集中全部精神,將“视线“投向正在出钢的高炉。滚烫的钢水像一条金色的河流,散发著惊人的热量。常人无法靠近,但对能远距离操控物体的李一凡来说,这正是完美的“3d印表机“。
少年深吸一口气,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小心翼翼地用精神力包裹起一小团钢水,不停的向里面添加元素原子。达到自己所要的比例后,隨著钢水流向出口,精神力控制著钢水团,做出飞溅起的样子。落在轧钢机旁一个不起眼的废料堆里,然后快速变成自己需要的零件。按照脑海中的图纸,他先塑造的第一个零件——曲轴。
这比想像中困难得多。不仅要控制钢水的形状,还要在微观层面上调整铁碳分子的排列,以保证零件的强度。
“成功了!“他在心中欢呼,却不敢出声。接下来,他需要等工人不注意时,他迅速跑过去,假装繫鞋带,把还温热的零件塞进了挎包。
回家的路上,李一凡的心砰砰直跳。挎包里的曲轴沉甸甸的,像是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今天怎么这么安静?“李德海推著自行车,转头问儿子。
“啊?哦...我在想物理题。“李一凡慌忙回答。
“学习是好事,但別太累。“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最近脸色不太好。“
李一凡点点头,心里却计划著明天要“生產“哪个零件。他知道这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为了心中的机械梦想,他愿意等待。
连续一周,李一凡都重复著同样的行动。每天跟著父亲去钢厂,趁人不备溜到三车间附近,用精神力从钢水中“製作“零件。像蚂蚁搬家一样,他的小挎包里渐渐装满了各种微型部件:活塞、连杆、气门...
但第八天,意外发生了。
李一凡正在专心致志地塑造一个特別精细的零件——化油器的浮子室。这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部件需要极其精確的控制,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一小团悬浮的钢水上,以至於没注意到有人靠近。
“小孩!你在这干什么?“一个粗獷的声音在背后炸响。
李一凡嚇得一哆嗦,精神力瞬间失控。那团钢水啪嗒掉在地上,溅起几颗火星。他转身看到一个满脸煤灰的壮汉,胸前的工作证上写著“三车间主任 王铁柱“。
“我...我迷路了...“李一凡结结巴巴地说,手不自觉地护住鼓鼓的挎包。
王铁柱眯起眼睛:“你是李大夫的儿子吧?这地方危险,快回卫生室去!“他挥了挥粗糙的大手,“还有,別捡地上的金属玩,小心烫著!“
李一凡点点头,一溜烟跑了。回到卫生室,他瘫坐在椅子上,心跳如鼓。太险了!如果被发现他能操控金属,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了?脸色这么白?“李德海放下手中的体温计,关切地问。
“没...没什么,就是有点中暑。“李一凡勉强笑了笑。
那天晚上,四合院里格外闷热。李一凡躺在竹蓆上辗转反侧,思考著对策。直接带走零件太冒险了,他需要更隱蔽的方法。
第二天,李一凡改变了策略。他不再每天带走零件,而是在车间外一个隱蔽的角落挖了个小坑,把做好的零件埋在那里,上面盖著废铁屑做掩护。这样即使被发现,也只是一堆“废铁“而已。
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发动机需要不同材质的零件,有些必须用铜或铝,而轧钢厂主要生產钢材。李一凡开始在各车间游荡,寻找合適的材料来源。
在维修车间后面,他发现了一个宝贝——一堆报废的汽车零件。其中有几个旧活塞,正是铝合金的!趁著午休时间,李一凡用精神力把这些废料,偷偷放入钢炉中重新塑造成自己需要的部件。
最难做的是火塞。这需要陶瓷绝缘体和金属电极的精密结合。李一凡了三天时间,才在钢厂食堂后面的垃圾堆里找到几块破碎的绝缘瓷瓶。他用精神力將瓷粉放入火炉中重新塑形,內部嵌入自製的微型电极,才做出了一个完美的火塞。
一个月过去,李一凡的“地下工厂“已经生產了发动机80%的零件。剩下的都是一些需要特殊工艺的部件,比如密封垫片。这些无法直接用钢水塑造,必须寻找替代方案。
“爸,厂里有没有废旧橡胶製品?“一天晚饭时,李一凡假装隨意地问道。
李德海放下筷子:“问这个干嘛?“
“学校...学校要组织手工课,老师说可以用废旧材料做模型。“李一凡编了个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