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章国之重器2(1/2)
李一凡站在军工基地的仓库里,手指轻轻抚过那门庞然大物的冰冷炮身。
十六根黝黑的炮管呈环形排列,底座是三层楼高的液压稳定平台,內部嵌著他用精神力强化的特种合金构件。过去三个月,他几乎住在这门炮旁边——计算弹道、调整发射机构、甚至亲自用异能给每一发炮弹刻上稳定纹路。
“射程1200公里,覆盖半径100公里……”他对著设计图喃喃自语,“应该够用了。”
身后传来脚步声。张领导带著两名穿深蓝色制服的军官走了进来。
“就是它?”其中一位肩扛將星的中年人眯起眼睛。
李一凡立正敬礼:“报告首长,超级多管火箭炮『雷霆-1型』已完成总装,请求试射!”
將军绕著巨炮走了一圈,突然伸手敲了敲炮管:“小伙子,知道现在前线的火箭炮射程多少吗?”
“喀秋莎改进型,最大85公里。”李一凡脱口而出。
“那你这个——”將军的指尖划过发射控制台,“凭什么能打1200?”
空气骤然凝固。
会议室里,十二名专家轮番发难。
“传统火药根本不可能提供这种初速!”弹道研究所的白鬍子教授拍桌子。
李一凡调出幻灯片:“我在发射药里掺入了红晶矿粉末,能量密度是tnt的37倍。”
“连续发射时炮管怎么散热?”兵器工业局的眼镜女干部推了推镜框。
“每根炮管內置液態氮循环系统。”他展示剖面图,“另外……我用精神力重构了金属晶格。”
最年长的院士突然开口:“你所谓的『精神力』,到底是什么原理?”
全场鸦雀无声。
李一凡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字斟句酌道:“类似於……生物电信號对材料的定向调控。”
几天后,军工基地试验场,望著眼前这座庞然大物——**“神威-1型”多联装远程火炮**。
炮身长达十五米,十六根炮管呈蜂窝状排列,底座是特製的液压缓衝平台,通体漆黑,在阳光下泛著冷冽的金属光泽。这是他耗费半年时间,结红晶矿石强化技术、精神力精密控制以及从苏联专家那里“借鑑”来的火箭增程理论,最终打造出的超级武器。
“射程理论值1200公里,十六发齐射覆盖范围100平方公里……”李一凡抚摸著炮管上刻著的铭文,手心微微出汗。
张领导点头:“李一凡同志,这位是东北军区炮兵司令,赵铁山將军。”
李一凡刚要敬礼,赵將军却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小子,你知道自己在玩火吗?这玩意要是炸膛,半个基地都得上天!”
“不会的。”李一凡指向炮管根部那些暗红色纹路,“我用特殊合金做了能量导流槽,就算……”
“行了!”赵將军挥手打断,“总部命令,直接实弹测试。”
李一凡瞪大眼睛:“在哪里试射?”
將军嘴角扬起一抹冷笑:“鸭绿江。”
三天后的深夜,二十辆军用卡车组成的车队悄然驶出基地。
李一凡坐在指挥车里,透过车窗看到沿途每隔五百米就站著持枪哨兵。整个运输过程完全戒严,连只鸟飞过都会被探照灯锁定。
“紧张?”坐在对面的赵將军拋来一根香菸。
李一凡摇头,手指无意识摩挲著口袋里的灵能矿石碎片(陨石)——自从上次精神异变后,这3块陨石就成了他的“镇定剂”。
“我在想弹著点观测……”
“用不著你操心。”將军吐了个烟圈,“我们在新义州有『观察员』。”
凌晨四点,车队抵达鸭绿江畔预设阵地。借著月光,李一凡看到对岸隱约的灯火——那是美军驻韩基地的雷达站。
**“装定诸元!”**
隨著炮兵团长一声令下,战士们像精密齿轮般运转起来。
- 液压支架打入冻土
- 射击仰角调整至52度
- 十六枚特製炮弹填入弹舱
李一凡亲自检查了最后一道保险装置。当他手指碰到炮弹时,精神力自动扫描出內部结构:
**钢壳內包裹著:**
- 红晶矿石粉末(推进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