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章 饭馆偶遇(1/2)
饭馆偶遇
清晨五点,北大物理实验楼的灯光已经亮起。李一凡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將最后一组实验数据记录在笔记本上。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七天通宵达旦地跟著赵教授学习金属物理了。
“一凡,你又没回宿舍?“赵教授推门进来,手里提著两袋热腾腾的包子,“年轻人要注意身体。“
李一凡接过包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自从工业部安排赵教授专门指导他后,这位年近六十的老教授几乎把所有时间都在了他身上。赵教授是材料物理领域的泰斗,尤其擅长金属材料研究,正好与李一凡的特殊能力契合。
“教授,您昨天讲的面心立方结构和体心立方结构的转变,我还有些不明白。“李一凡嘴里塞满包子,含糊不清地问道。
赵教授笑著摇摇头,从实验台上拿起一块铁片:“理论不够直观,你用能力看看。“
李一凡集中精神,双眼微微泛出银光。在他的视野中,铁片的微观结构清晰可见——无数铁原子整齐排列成体心立方结构。隨著他意念微动,原子开始缓慢位移重组,最终变成了面心立方结构。
“我看到了!“李一凡兴奋地说,“原子间距確实发生了变化,而且...“
他突然停住,眉头紧锁。在改变结构的过程中,他注意到一些异常现象——某些原子似乎没有按照理论预测的方式移动。
“怎么了?“赵教授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异样。
“教授,第三排第五列的原子,它没有按照您说的路径移动。“李一凡指著铁片某处,“它绕了个弯。“
赵教授眼镜后的眼睛瞪大了:“你能看到单个原子的运动轨跡?“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李一凡点点头,这才意识到自己又暴露了能力的更多细节。自从工业部安排赵教授指导他后,他逐渐对这位严谨又开明的老教授產生了信任,不再像最初那样处处防备。
“不可思议...“赵教授喃喃自语,隨即兴奋地拍案而起,“一凡,我们得重新设计实验!你的能力可能帮我们发现教科书上没写的东西!“
接下来的三小时里,师徒二人沉浸在实验中。赵教授不断提出假设,李一凡则用能力验证。他们发现,金属相变过程中確实存在一些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微观现象。
“这可能会改写材料科学的一些基础理论。“中午休息时,赵教授激动地说,“一凡,你的能力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探索未知的钥匙。“
李一凡靦腆地笑了笑。他从未想过自己的能力还能用於基础科学研究。在轧钢厂当卫生员的父亲只知道他“有点特殊“,如果知道他正在帮助北大教授改写物理教科书,不知会作何感想。
下午的课程更加深入。赵教授开始讲解金属的电子结构,这对李一凡来说是个全新领域。他聚精会神地听著,不时用能力观察金属中的电子云分布。
“教授,我能感觉到电子好像在...唱歌。“李一凡突然说。
赵教授愣住了:“唱歌?“
“就像有节奏的波动,不同金属的'歌声'不一样。“李一凡努力寻找词汇描述那种奇妙感受,“铜的声音明亮,铁的声音低沉...“
赵教授沉思片刻,突然恍然大悟:“你感知到的是电子的集体振盪!这在理论上被称为等离子体振盪,但从未有人能直接'听到'它!“
就这样,一天的学习在惊嘆与发现中度过。傍晚时分,李一凡终於感到疲惫不堪,决定去食堂吃点东西。
北大食堂熙熙攘攘,李一凡端著餐盘寻找座位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叫住了他。
“李一凡?这里有空位。“
他转头看去,是物理系的校林书瑶。她独自坐在角落,面前摊开著一本厚重的《量子场论》。
“谢谢。“李一凡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自从入学那天在教室偶遇后,他们偶尔会在物理楼碰面,但从未深入交谈。
“听说赵教授在单独指导你?“林书瑶好奇地问,“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一个新生能得到这种待遇。“
李一凡心里一紧,工业部曾叮嘱他要对能力保密。“我...有些特殊背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