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学习弹道学(2/2)
原本预计要学一个月的弹道计算,李一凡只用了一周就掌握了基础。
“你的精神力能直接『看到』弹道变化,比普通人靠计算快多了。”赵教授感嘆,“不过,光靠直觉还不够,你得学会用数学验证。”
李一凡点头,拿起笔在纸上飞快地写下一串公式。
“根据弹道方程,如果初速度是800m/s,仰角30度,不考虑空气阻力,射程应该是……”
他算了几秒,抬头:“约6400米?”
赵教授笑了:“对,但如果考虑空气阻力呢?”
李一凡皱眉,又算了算:“大概……4800米?”
“不错!”赵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已经入门了。”
弹道学之后,是武器工程学。
这次来教李一凡的是兵器工业集团的刘工程师,一个戴著厚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的老头。
“武器工程,说白了就是怎么把弹道学应用到实际武器上。”刘工推了推眼镜,“比如,你知道为什么狙击枪的枪管这么长吗?”
李一凡想了想:“增加初速度?”
“对,但不完全。”刘工拿出一张枪械结构图,“枪管长度影响子弹的加速时间,但太长又会增加重量,所以得找个平衡点。”
他指著图纸上的数据:“比如这把狙击枪,枪管长660mm,初速度850m/s,但如果缩短到500mm,初速度就会降到780m/s,射程和精度都会下降。”
李一凡若有所思:“所以武器设计就是不断优化这些参数?”
“没错。”刘工点头,“而你的能力,可以帮我们更快找到最优解。”
接下来的训练更加实战化。
李一凡被带到一间封闭的实验室,桌上摆著一把拆解开的步枪。
“来,试试用你的能力优化这把枪。”刘工说。
李一凡深吸一口气,双手轻轻握住枪管,精神力缓缓渗透进去。
金属的微观结构在他脑海中清晰呈现——钢材的晶格排列、膛线的磨损程度、甚至枪机內部的应力分布。
“这里……”他指向枪管中部,“晶格有轻微变形,可能是热处理不均匀导致的。”
刘工眼睛一亮:“能修復吗?”
李一凡集中精神,银光在掌心微微闪烁。
几秒钟后,他鬆开手:“好了。”
刘工赶紧拿起枪管检测,结果让他震惊——**金属疲劳完全消失,强度甚至比新枪还高!**
“好小子!”刘工激动地拍桌子,“你这能力简直是军工界的福音!”
训练的最后一天,张部长亲自来了。
“学得怎么样?”他笑著问。
李一凡挠挠头:“弹道学能算个大概,武器结构也懂了一些,但离专家还差得远。”
张部长哈哈大笑:“三个月前你还只是个学生,现在都能跟军工专家討论参数了,还想怎样?”
他拍了拍李一凡的肩膀:“准备一下,年后带你去个地方。”
“去哪?”
“**西北某基地**。”张部长神秘地笑了笑,“那里有更『有趣』的东西等著你。”
李一凡心里一紧:“该不会是让我……搞飞弹吧?”
张部长没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