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 章前往秘密工厂(1/2)
第二天,林一凡还没来得及实验:室温超导体实验,接到工业部通知,去往秘密工厂,解决钢铁之心( 飞机发动机),遇到的问题。
李一凡裹紧了身上的大衣,站在北大校门口不住地跺脚。他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成霜,鼻尖冻得通红。
“这鬼天气,比昨天还冷。“李一凡搓著手自言自语,眼睛却一直盯著校门外的马路。张部长说今天会来接他,但没具体说几点。
自从去年他协助工业部完成了“雷霆一號“研发製造,李一凡就成了国家重点保护的特殊人才。虽然表面上他仍是北大物理系的一名普通学生,但实际上已经参与了多项机密军事科研项目。
“嘀嘀——“一辆黑色伏尔加轿车缓缓驶来,停在了李一凡面前。车窗摇下,露出张建国那张严肃的脸。
“上车,小李。“张部长简短地说。
李一凡拉开车门钻了进去,顿时被车內的暖气包围,舒服得差点呻吟出声。车里除了张部长,还有一位头髮白的老者,正透过厚厚的眼镜片打量著他。
“这位是王教授,航空发动机专家。“张部长介绍道,“王教授,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李一凡。“
王教授伸出手:“久仰大名啊,小伙子。张部长说你有一双能看透金属的'火眼金睛'?“
李一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那么夸张,就是能感知金属內部结构而已。“
车子驶出城区,向西北方向疾驰。张部长这才开始解释这次的任务:“苏联援助的米格-15发动机性能有限,我们需要一种更强大的心臟。王教授团队已经研发了两年,但遇到了瓶颈。“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所以需要我帮忙看看?“李一凡问道。
“正是。“王教授接过话头,“我们怀疑是涡轮叶片材料的问题,但现有的检测手段无法確定具体缺陷在哪里。“
三小时后,车子驶入一个隱蔽的山谷。经过三道岗哨检查,他们终於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工厂。李一凡跟著两位前辈穿过长长的走廊,耳边是机器运转的轰鸣声。
工厂中央的平台上,一台拆解的航空发动机静静地躺在那里。十几名工程师围在旁边,看到他们进来,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各位,这就是李一凡同志。“张部长向眾人介绍,“他將协助我们解决涡轮叶片的问题。“
李一凡能感觉到那些怀疑的目光。这也难怪,他看起来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学生,而这里的工程师最年轻的也有三十多岁了。
“我需要单独和发动机待一会儿。“李一凡说。
等其他人退到观察室后,李一凡深吸一口气,將手轻轻放在发动机外壳上。他闭上眼睛,精神力如涓涓细流般渗入金属內部。在他的“视野“中,发动机的每一个零件都清晰可见,金属的晶格结构如同立体图像般展开。
十分钟后,李一凡睁开眼睛,向观察室招了招手。张部长和陈教授立刻走了过来。
“问题確实出在涡轮叶片上。“李一凡指著发动机的某个部位,“这里的镍基合金晶格排列有缺陷,高温下容易產生微裂纹。更严重的是——“他指向另一个部位,“轴承座的金属疲劳程度已经接近临界点。“
陈教授惊讶地推了推眼镜:“这和我们推测的故障点一致,但你是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