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章 铀之引力(2/2)
李一凡明白教授的意思。如果他的精神力能够精確控制铀原子的裂变过程,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和效率將得到革命性提升。
“我可以试试,但需要更小的样品。“他说,“这么大块的铀,能量太强,我担心控制不住。“
王教授思索片刻,点头同意:“我们有一些胶囊大小的样品,用於精密实验。但你必须格外小心,即使这么小的量,如果失控也会造成严重辐射。“
他走向保险柜,输入密码,取出两个铅制容器。
“每个容器內有一颗铀粒,质量约1克。“王教授严肃地说,“只能在防护罩內操作,绝对不能带出实验室。“
李一凡接过容器,精神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接触里面的铀元素。他小心地將一个容器放入防护罩內的特製支架上,打开盖子。
那颗小小的金属粒在灯光下泛著暗淡的光泽。李一凡深吸一口气,將精神力集中在它上面。
剎那间,一股前所未有的能量波动顺著他的精神力反馈回来。那感觉就像触电,但更加深入灵魂。铀元素的原子结构在他“眼“中清晰可见,每一个细节都无比鲜明。
更惊人的是,他感觉到自己的白色空间对这铀元素產生了强烈反应——空间边缘泛起波纹,仿佛飢饿的野兽嗅到了猎物。
“教授,我需要一个人静一静,集中精神。“李一凡说,“能不能给我一点私人空间?“
王教授犹豫了一下:“按规定,铀样品必须全程在监控下...“
“就五分钟。“李一凡请求道,“有些感知很微妙,有人在旁边会分散注意力。“
最终,王教授妥协了:“好吧,我去隔壁拿些资料。但记住,绝对不要直接触碰样品,也不要尝试移动容器。“
等教授离开后,李一凡立刻行动起来。他迅速將另一个未开封的铅制容器收入白色空间——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储存放射性物质。
令他惊讶的是,白色空间对铀元素的反应比想像中更强烈。空间壁剧烈波动,仿佛在欢呼雀跃。更神奇的是,铅容器在空间內自动打开,铀粒悬浮在空中,开始发光。
李一凡赶紧將注意力转回实验台上的那颗铀粒。他尝试用精神力包裹它,试图理解其结构特性。隨著精神力的渗透,铀粒竟然开始微微颤动,原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微妙变化。
“太不可思议了...“他喃喃自语。这种直接干预物质结构的能力,比他之前改变金属原子排列要深入得多。
正当他全神贯注时,白色空间內的铀粒突然分解了——不是核裂变,而是一种更彻底的分解,铀原子被拆解成基本粒子,然后被空间壁吸收。紧接著,整个白色空间开始扩张,边缘处的混沌区域变得清晰起来。
李一凡震惊地发现,空间內原本只能播放《情满四合院》影像的区域,现在出现了新的画面——一个陌生的实验室场景,穿著白大褂的人们围著一个巨大的金属装置忙碌著。
“这是...核反应堆?“他猜测道。
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王教授回来了。
“有什么发现吗?“教授期待地问。
李一凡迅速收敛心神,將注意力从白色空间转移回来:“铀元素对我的精神力有特殊反应。我可能...可能需要更多时间研究。“
他故意没有提及白色空间的变化和那个神秘影像。这些变化太惊人,他需要先弄清楚含义。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接触。“王教授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定期来研究所参与项目。不过...“他看了看表,“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去了。“
离开前,李一凡忍不住问:“教授,我能申请带两粒铀样品回学校吗?用於进一步研究。“
王教授脸色一变:“绝对不行!铀235是严格管控物资,即使是我们这样的研究机构,每毫克都要登记在册。“
“我明白了。“李一凡假装失望,心里却暗自庆幸已经偷偷藏了一粒。
回程的车上,王教授详细讲解了核反应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难点。李一凡认真听著,但心思却全在那颗被白色空间吸收的铀粒上。
“一凡,你今天表现得很好。“下车前,王教授拍拍他的肩膀,“下周同样时间,我期待看到你的研究进展。“
回到宿舍,李一凡立刻锁上门,进入白色空间查看变化。空间比之前扩大了近一倍,边缘处出现了新的功能区——一个类似工作檯的区域,上面浮现著各种物质的结构图,包括铀235的详细原子模型。
更令人震惊的是,四合院的影像旁多了一个控制面板,似乎可以调取不同时间段的画面。而那个核反应堆的影像则循环播放著某个关键部件的组装过程。
“这空间...在进化?“李一凡惊讶地自言自语。铀元素的吸收显然触发了某种升级机制。
他尝试用精神力触碰新出现的工作檯,立刻接收到一股信息流——关於物质结构重组的基本原理。这知识不是以语言形式存在,而是一种直觉性的理解,直接烙印在他的意识中。
“原来如此...“他恍然大悟,“白色空间不仅能储存物品,还能解析物质本质,並教我如何重组它们。“
这个发现意味著,他可能不再局限於简单地改变金属原子排列,而是能够创造全新的物质结构。核反应堆的难题,或许真的能找到解决方案。
当晚,李一凡辗转难眠。一方面,他为能力的进化兴奋不已;另一方面,铀元素的危险性和白色空间的神秘来源让他隱隱不安。
凌晨时分,他做了一个决定:下次去研究所时,要更详细地研究铀元素特性,同时探索白色空间的新功能。如果可能的话,再获取一些铀样品——虽然风险很大,但回报可能改变整个国家的核能发展进程。
窗外,第一缕晨光已经悄然浮现。李一凡回到了大学校园,精神力不自觉地扩散开来,感知范围比以往更远、更清晰。铀元素的吸收,似乎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而门后等待他的,是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