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章 「北辰」军工项目(1/2)
代號“北辰“
清晨,一辆军用吉普车停在了北大校门口,两名穿著军装的干部站在车旁,目光锐利地扫视著来往的学生。李一凡刚走出宿舍楼,就被他们拦住了。
“李一凡同志,请跟我们走一趟。“其中一人出示了证件,上面印著“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的字样。
李一凡心里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他知道,自己那辆量子动力吉普车终究还是引起了上面的注意。
“好。“他点点头,跟著他们上了车。
车子没有驶向工业部,而是直接开往了京郊一处隱蔽的军事基地。沿途的哨卡士兵持枪肃立,检查证件后放行。李一凡透过车窗,看到基地內停放著几辆造型奇特的装甲车,还有几名穿著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匆匆走过。
“到了。“车子停在一栋灰色建筑前,干部示意他下车。
李一凡跟著他们走进大楼,穿过几道厚重的防爆门,最终来到一间宽敞的会议室。会议桌前已经坐了十几个人,其中不乏白髮苍苍的老专家,还有几位肩扛將星的军官。
而在主位上,坐著一个熟悉的身影——林大军。
“小凡,来了?“林大军微笑著朝他点点头,示意他坐下。
李一凡深吸一口气,走到空位上坐下。他环顾四周,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有审视,有期待,也有怀疑。
“各位,这位就是李一凡同志。“林大军介绍道,“他的量子动力吉普车技术,已经经过专家组验证,確实具备极高的军事应用价值。“
一位戴著眼镜的老专家推了推鼻樑上的镜架,严肃地问道:“李同志,你的微型核动力核心是怎么实现的?目前国际上连实验室阶段都还没突破,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一凡早有准备,他微微一笑:“利用量子纠缠效应稳定核反应,再结合超导材料控制能量输出。具体的理论推导,我可以提供完整的数学模型。“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低声的討论。林大军抬手示意安静,然后看向李一凡:“小凡,国家决定成立一个代號'北辰'的军工项目,由你担任总设计师,负责研发一款全地形军用载兵车。“
李一凡心头一震。他知道,这意味著自己將正式进入国家核心军工领域。
“有什么具体要求?“他问道。
一位军官站起身,走到投影仪前,调出一张地图:“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地形复杂,现有军用车辆在高原、沙漠、沼泽等极端环境下机动性不足。我们需要一款能够適应任何地形、具备高载重、高机动性,並且隱蔽性极强的军用载兵车。“
李一凡盯著地图,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设计方案。他沉吟片刻,抬头说道:“我可以做到,但需要最高级別的材料和技术支持。“
林大军笑了:“整个国防工业体系,隨你调用。“
---
三天后,李一凡正式入驻“北辰“项目组。
项目基地设在京郊一处秘密军事工厂,占地数百亩,內部配备了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李一凡站在空旷的组装车间里,看著眼前堆积如山的特种钢材、超导线圈和精密仪器,深吸了一口气。
“李总工,这是第一批材料清单上的东西,您看看还缺什么?“一名年轻的技术员递过一份文件。
李一凡扫了一眼,点点头:“够了,先开始骨架搭建。“
他走到工作檯前,铺开设计图纸。这款全地形载兵车的代號是“北辰-1“,採用了他之前量子吉普车的技术核心,但整体规模更大,功能更复杂。
车身骨架,利用高强度鈦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重量比传统军车轻40%,但抗衝击能力提升三倍。
动力系统,四台轮轂电机,每台独立驱动,配合量子核动力核心,续航能力近乎无限。
全地形適应系统,採用可变悬掛结构,车轮可根据地形自动调整角度,甚至能在沼泽或雪地中切换成履带模式。
李一凡戴上防护手套,双手轻轻按在鈦合金骨架上。他闭上眼睛,精神力缓缓渗透进金属內部,原子层面的重组悄然进行。周围的科研人员只看到金属表面泛起微弱的蓝光,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