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清空山算门祖师堂(1/2)
第150章 清空山算门祖师堂
“记住了,记住了,您别激动。”
林克连忙给怒目圆睁的爷爷顺气,“我从小是什么样您还不知道吗,我又不是香蕉人,怎么可能数典忘祖。”
修真者对民族之分比普通人还严厉!
林爷爷和林爸都是纯粹的民族主义者,林妈是个接受传统教育的大家闺秀。林克从小就是在这样的封闭环境,接受着比较激进的爱国和民族主义教育。
何况他前世也是华夏人。
真的没长歪。
“哼,最好不是!抗日那阵子……不说那些了。”
“棺材板上刻的是假传,专为防盗墓挖宝之用。功法没问题,但只能修炼至练气六层。一旦跨过,修为便会开始倒退,一直退到一无所有为止。”
不伤身体,小惩大诫。
上天有好生之德,林爷爷这样的修行者一般因果都不愿意结,更别说动辄取人性命。
“当然,你如果想让亲朋也学,只教前六层即可,后面有个关窍在真传里说,可以让修为不倒退,这样前六层即可作为别传。对于普通人,练气六层足够自保,还能长寿,一生顺遂,无病无灾。”
最后林爷爷指指林克的脑袋,“只有你脑子里的那个是真传。”
“那是一枚道法种子,你一出生就种进识海,这么多年一直在你的精神滋润下成长。”
“上面施加了独门秘术,不落字纸,不入思想,一代只能传一人!即便有人能窥视你的大脑,看到的也是只言片语,完整内容连你自己都无法转述。”
“想再传,唯一的办法是将这篇文字重新化为种子,再转移到别人脑海。代价是你虽然还记得功法,但阐述其中玄妙便会觉得隔了一层薄纱。唯一的那个便是衣钵弟子,其他只能算亲传弟子。”
这门传承技巧,最初形态是秘典——按理说,修真者神识强大,秘籍倒背如流是基本功。
可手里有秘典的人和没有秘典的人,学出来就是两种路数。
后来秘典形式进化成传承道种。
形态更隐蔽,内容更丰富。
道种以历代修行者的思想为营养,可以在传承中不断成长,不仅绝对无法复制,而且内容还会越来越庞杂。由点及面,无所不包。
可以说每颗道种,都能支撑起一个门派的基础。
“所以,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值不值得。”
“我知道,我一定慎重。”林克闭着眼睛说,他还在“看”识海中的文字。
虽然那个要用意识看,但他现在还不熟练,睁着眼睛会干扰。
他能猜到补充的几十万字来自何方——爷爷的封印,估计也是种子的一部分,爷爷不可能把一颗吃果果的种子放在毫无能力的孩童脑中。棺材板也是开锁钥匙,这就像层层加密。
这时在他内视中,后续文字还在不断补充,篇幅已经拓展到百万字!
色做青色,煌煌发光!
洋洋洒洒中,除数千字正文外,其它全部是注解。前面是深奥难明的文言文,越往后越贴近白话文,还有爷爷的中英文注解,就很贴地气。
不仅每个细节都阐述清楚,关键还有历代祖师的修炼心得,后世人点评,以及林爷爷的翻译(古译今)等等。
其中还有数十分支,每个分支导向,都有无数研究注释。
事无巨细,全部记载!
这篇法诀曾是算门一派的开山功法之一,只因仅有炼气期,后来才被新法诀逐渐取代。即便如此,算门前辈们依旧在这上面投入了无穷心血。垒石成山,与时俱进,或许这才是算门的真正传承。
别传、假传和这个比,就好像拿蒸汽机跟航天器比一样,原理相通,但其实没有可比性。
用道法种子传承是算门独有,保证了历代哪怕出现庸才也不会让传承断代。
因此修真界也经常羡慕的说,“算门那帮孙贼……”
阅读完功法全文,又检查了棺材内的三枚玉简,林克依照叮嘱点燃了那张黄纸。“你这打火机哪儿买的?”爷爷看着他手中的金属棒,饶有兴致的问。
这个点火器一看就不是里胡哨的工艺品,它有别于煤油打火机的结构,原理更接近古代的火石火镰。当然啊,因为这是林克从漫漫长夜世界带回来的纪念品。
两个世界虽然相似,也有各自的独特性和新鲜感。就像林克带回来的那只鹿皮包,版式新品一上市,圈了无数死忠!别的设计师挖空心思都想不明白,l&l的两位主设计师为什么灵感不会枯竭?而且经常走新路卷自己?
这只包不靠怪异的外型哗众取宠,但它的独特能让人一眼从无数包中分辨出来。
就这一点,这对那些追求独特的人而言,便是致命诱惑的毒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