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两种理念(2/2)
权当作是犒劳他近期辛劳的带薪假期。
尽管以北野贫瘠的见识,想不出澳洲有什么可供玩乐的选择就是了。
“时间不是还有吗?”
低头看了眼腕表,北野不紧不慢地说着。
不过,还是迈开了脚步。
经过购物区的时候,泽普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要不是得赶航班,北野觉得他能在那泡上个一整天也说不定。
机舱门闭合的轻响,宣告了首段空中旅程的开始。
相邻而坐的两人间,流淌出了断断续续的对话。
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是由泽普主动提出话题,北野则是被动应付的一方。
偶尔附和着两句的同时,他拿出手机,打开了一部纪录片。
【a game of chess with nature(与自然的博弈)】
得知北野正在学习牧场管理后,绪河柑奈向他推荐了这部纪录片。
于是,就趁着还算有空的时候下载到了手机。
将手机调成了静音的模式,一边小声应付着泽普一边跟着字幕看起了纪录片。
起飞后的一段时间,明显的颠簸消失了,缓缓震动的椅背传动着引人发困的1/f波动。
身旁的德国修蹄师很快就合上了眼睛。
稍微松了一口气。
戴上耳机后,继续点击了播放。
纪录片以第三者的口吻介绍着阿加汗育马场的历史,节奏舒缓而结构不失紧凑,期间还穿插了不少阿加汗四世本人的采访片段。
登上转往悉尼机场的航班,北野又反复把纪录片看了几遍。
直到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胸前仍有一股微妙的情绪在起伏回荡。
“阿加汗百年的历史和育马理念全都浓缩在了这一个小时。”
当初绪河柑奈推荐这部纪录片的时候似乎是这么说的。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阿加汗四世将育马当成了一种持续性的事业进行经营,而血脉就是维系着这份庞大事业的纽带。
即使只是通过纪录片中的只言片语,北野同样察觉到了阿加汗四世对于血脉几乎称得上偏执的追求。
为此,他甚至很少会让自己名下的顶级赛马在经典年以后保持现役。
尽管与主流育马者方针并不相符,但这样的理念似乎也称得上是行之有效。
而且——
近年来,日本和美国的赛马界中强马早早退役配种的例子似乎也开始变多了。
不过对于北野来说,这样的理念只能算是一种参考。
为了血脉延续或者赚取赏金提早或推迟赛马退役的时间,这样的做法在他看来并不能苟同。
真的要对育马理念进行划分的话,他姑且算是“顺应自然”的一派吧。
离开悉尼机场,北野见到了邦邦牧场派来接机的工作人员。
一名叫做鲁尼的见习传播专员。
前往牧场的途中,鲁尼热情介绍着邦邦牧场的设施。
包括一条1250米的灌溉缓坡草地赛道和一条1200米沙地赛道在内的训练路线、高压氧舱、马匹水疗中心、水上步行机、缺氧室、以及两台马步机、两个室内竞技场和一流的办公设施
邦邦牧场的一切都是最先进的。
“他就像首次登陆英超的摩连奴,马汉雅先生给赛马界带来的是一场变革。”
即使握着方向盘,鲁尼依旧差点克制不住抬手比划的欲望。
“在他之前,几乎没有练马师能想到要像对待顶级运动员一样对待赛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