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项目就这样从612所转移到了西工大(1/2)
第139章 项目就这样从612所转移到了西工大
这两枚导弹,都是秦亮给弄回来的!而且,这近一年来,空军对秦亮非常重视,自然要听一听他的意见!
“这个嘛,612所是咱们国内最专业的空空导弹研发单位,交给他们,自然是没问题的,不过……我对这款导弹也很感兴趣,所以,能不能现场拆开,让我过过眼瘾?”
“当然没问题!”林老点头:“老董,这导弹和麻雀很像,你们应该会拆吧?”
612所来的董工满脸兴奋,其实,他也已经迫不及待了!带回去拆,和在这里拆,也没有太大区别。
“好,那咱们这就现场拆开!”
董工带来了三名工程师,四个人围着这枚导弹,三下五除二地拆下来了导引头,后面的弹体倒是没啥可拆的,就是固体火箭、舵机这些,导弹的关键,就是弹头!
雷达引导的导引头,最前面的尖端里,肯定是雷达天线,后面则是控制电路,再后面才是战斗部。
董工亲自动手,把尖锥的导引头罩子拆下来,当看到里面天线的第一眼的时候,就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不是锅盖形状的天线,而是一个平板!平板的上还有一些槽,这是……什么结构?
五十年代后期,东方在战场上缴获了响尾蛇空空导弹,残骸被送到了老毛子那边,仿制出来了k-13导弹,1961年,东方就成立了自己的空空导弹研发单位—612所,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消化吸收k-13导弹。
之后的几款霹雳导弹,几乎都是近距红外空空导弹,中距雷达引导的空空导弹,只有霹雳-4一种,大家伙都只见过锅盖形状天线的,这个平板形状……没见过!
“天空闪光导弹使用了单脉冲导引头,这天线看着很高级啊!”秦亮发出了感慨:“董工,您能给咱们仔细说说吗?”
董工摇头:“我看不懂!”
这句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国内技术实力最强的空空导弹研发机构,根本就看不懂这种导弹的导引头!
看不懂,就得先研究,先吃透,说不定……得用个十年八年的时间!
“这后面的处理电路,大部分都是集成电路!”就在此时,另一名工程师已经拆开了导引头后面的导弹蒙皮,看着里面那绿色的电路板上的黑色的集成块,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
霹雳-4的仿制对象,还是晶体管为主的,就这样,他们从66年开始仿制,到现在都没有完成地面定型,更没有搭载载机进行测试,眼前这导引头……怕是得二十年才能仿制出来啊!
董工也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这肯定是清一色的数字电路,咱们……怕是在短期内仿制不出来啊!”
咱们都是搞模拟电路起家的,想要照葫芦画瓢,没对应的集成块,想要吃透技术……怕是二十年都不一定够!
刚刚还想着测绘仿制这种最先进的导引头,然后装在霹雳-4上,让霹雳-4的性能更上一层楼,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