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材料系的大楼也快了!(1/2)
第141章 材料系的大楼也快了!
西工大,材料系,实验室。
“秦亮同学,你看,这就是咱们联合机械系、电子系、数学系,一起搞出来的三维数控编织机,有了它,各种外形的碳纤维,只要把数据输入进去,它就能自动编织,同时,咱们还参考了你们航空系买的那台数控机床,不得不说,西方机床是先进,咱们从中找到了很多灵感……”
看到秦亮到来,张教授那叫一个兴奋,现在,斯贝改款的风扇叶片,都是从这里生产的,等以后,订单多了,还能建立个专门的系办工厂……材料系独立的教学大楼,也会有希望的!
“对了,英国佬已经帮咱们国内掌握了斯贝毛坯的生产技术,国内相关单位已经开始用国产毛坯来制造斯贝发动机了,所以,按照当初你的承诺,咱们把碳纤维制造风扇叶片技术,传授给了英国佬,他们刚走没几天……”
秦亮点头:“好,咱们材料系赚外汇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了!”
张教授兴奋得直搓手:“好,好,咱们还正发愁,最近订单少,这碳纤维合成出来,都没用武之地呢!”
无用武之地?这好东西,怎么能浪费?
秦亮开口:“碳纤维能造的东西多了,没订单,咱们就造一批鱼竿出来啊。”
鱼竿?用根竹子不就行了?张同一脸的茫然。
“造吧,造出来,咱们把它卖到国外去,铁定赚钱!”
这一刻,秦亮突然又想到了杨朵儿,她是最佳合伙人,咱们这边只管造,造出来之后,让她帮忙销售到国外去,赚了外汇,再从国外买咱们需要的设备和零部件……
“好,那咱们试试!”
“如果鱼竿还用不完咱们的产能,可以造自行车……”
啥?自行车?张教授的目光望向外面,大树下,停放着一溜28大杠,造自行车,还用得上碳纤维?
秦亮笑了笑:“张教授,自行车里的学问可不少,一辆高端自行车,能卖上万!”
上万!
张教授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有人买吗?”
“国内这种傻帽估计没有,但是国外吃饱撑的不少,咱们把自行车的重量降低到十公斤,甚至是八公斤,卖他们两万美元一辆,他们都会买的。“
啥?28大杠,至少二十公斤,现在,秦亮要减重一半以上?
看张教授那无法置信的样子,秦亮摊开了一张纸:“我给你画一张设计图,上面的变速器、轮胎等等,可以先外购,咱们主要生产车体……”
“这自行车,看着很古怪啊!秦亮同学,你来这里,就是给咱们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吗?”
“咳咳,说正事,咱们材料系需要研究几种特殊的材料,我这里有一些方案……”
其实,双脉冲发动机需要的隔离装置有很多种,在九十年代早期,使用的就是一个简单的阀门,这个阀门可以隔绝前后两段固体火药推进剂,而且工作得很好,唯一的缺陷就是重而已,。
再然后,就是易碎脉冲隔离装置,和导弹发射箱的易碎盖的思路类似,发展到新千年之后,开始出现金属膜隔离仓的硬隔离脉冲装置以及软膜隔离的软隔离仓双脉冲发动机。
现在,秦亮计划一步到位,走软隔舱路线,重量最轻,效果最好,同时对发动机的弹体使用碳纤维材料进一步降低自重,再提升一下固体发射药的性能……这六十公里只是打底,如果运气好的话,能把中距空空导弹的射程推到一百公里,也就是远程空空导弹的范畴!
秦亮知道这些材料的一些情况,但是具体怎么生产,就得看材料系的了!
听到秦亮说起方案,张教授立刻拿出来了纸笔,准备认真记录。
一转眼,时间就到了傍晚,当有人拉灯绳的时候,秦亮才意识到又忙碌了一天,而此时,遥远的英国,时间还没有到中午。
罗罗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