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大学生回村了,带着村里奔小康!(2/2)
“亮子,咱们村里的老人和妇女,就能把田地种起来。你给咱们村里的青壮年们找个出路!咱们也不要求进工厂捧个铁饭碗,只要尽自己的力就行!”
穷了几十年的老百姓,此时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他们听说了第一个万元户,听说已经有首批富裕起来的人了,他们羡慕,自己却没办法改变命运。
农村人,见识有限啊!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了村里唯一的一个大学生身上了!
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让秦亮的心中沉甸甸的,做人不能忘本!得回报这片生自己、养自己的土地和乡亲!
秦亮的目光定格在了老爹的身上,他的眼睛里也满是期待,自己一个人顿顿吃肉不算什么,得让村里人也顿顿吃肉才行!
“要出门打工,只能去南方,太远了!而且,咱们村里都是老实人,出门打工,容易被骗,我们不如在村里创业!”
创业?创啥业?
大家伙都不懂,但是,只要秦亮懂就行!
“咱们村北面,都是黄土地,这些土可以用来烧砖,咱们村就盖个砖厂,愿意来砖厂上班的,那就来搬砖,愿意跑运输的,就买个小四轮,出去卖砖。”秦亮说道:“现在,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后世的记忆中,老家这边是开过砖厂的,只是已经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了,没办法,这种落后的山区里,干什么都比外面要晚。干了没多久,什么环保啦,什么破坏耕地啦,各种枷锁套上来,没几年砖厂就黄了。
现在,八十年代初期,咱们就开砖厂!不用说整个乡了,哪怕整个县,也就只有一个县砖厂!村民们不出一年,只要肯吃苦,家家都是万元户!
“亮子啊,这开砖厂是个办法,只是……这需要投资啊!”王进山抽着烟锅,吐出了烟雾,然后叹了口气:“至少得十万块钱,咱们村……”
“钱的问题不是问题。”秦亮说道:“只要乡亲们肯干,我……我去给信用社那边打个招呼,让他们贷款。”
秦亮本来想说自己出这笔钱,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
如果一切都依靠自己,不一定就会是什么好事,或许这些人产生了依赖心理,以后事事都想着找自己帮忙,还是得让村子能自立起来!
现在自己还是普通大学生的人设,就算是有本事,那也没多少钱,一下子拿出十万块钱来,村里人会怎么想?反正老秦家有出息了,钱多,借他们点钱?
“借窟窿啊,这借容易,万一窟窿补不上……”
“前怕狼,后怕虎,是赚不到钱的。”秦亮说道:“各位乡亲,时代已经变了,谁的胆子大,谁就能发财致富奔小康!我秦亮还在上学,没太大的本事,但是,给大家担保贷款还是没问题的!村里放心大胆的去贷款搞砖厂,如果以后真赔了,我秦亮上班之后,用工资帮大家伙还贷款!”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王进山把烟锅放在鞋底磕了磕,然后开口:“亮子,咱们村子干了!不过,这贷款不用你还,如果真赔了,咱们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自己还!”
“没错,亮子,你是大学生,出门见过大世面,你说搞砖厂行,那咱们就搞砖厂!”
“亮子,咱们要跑运输,最好就得买小四轮啊,这……”
“大家买小四轮,也去信用社贷款!我也给你们担保!”
貌似这个年代,贷款是不需要担保的,不过秦亮依旧得这么说,放心大胆地干,我就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不仅仅是钱的问题,现在,这小四轮非常畅销,咱们哪怕拿到了钱,怕也买不到啊!”
国内小四轮最火的就是东方红,也就是洛阳一拖的产品,这个工厂是建国之后的156个项目之一,原本是生产履带拖拉机的,改革开放之后,他们去市场调研,发现农民们需要一头牛的价格,十头牛的力气的产品,于是,东方-150拖拉机就横空出世了,这种小四轮迅速成为了农村最受欢迎的拖拉机。
现在,想要买一台小四轮,那得拎着大团结去洛阳,还得在那里排几个月的队才行,对农村人来说,这几乎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嗯,这个嘛,等我回去之后打听打听。”秦亮点头,洛阳他还真不熟悉,也不知道长安那边,有没有拖拉机厂?要是那边有,运一火车皮的过来,甚至可以请空军用飞机给运过来!
长安,长乐西路。
“季校长,这里就是咱们长安拖拉机制造厂,咱们这个工厂,历史悠久,1955年的时候,由7户手工业者建立起来的生产合作组织,后来逐渐发展成了制造小四轮的专业工厂,1974年,更名为长安拖拉机制造厂。”
刘市长陪同着季校长,走在了厂区内,给他热情地介绍着。
“工厂占地2.1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完全能转产空空导弹。”
季校长扭头,看向身边跟着的罗主任:“老罗,你觉得如何?”
“嗯,这厂房看着倒是可以,省去了我们重新建设厂房的工期,现在,我们的八号弹是空军急需的项目,用眼前的厂房可以减少工期……”
随着和大卫人的合作,怪蛇-3导弹的生产技术也会全套交给西工大,现在,西工大的校办工厂是越来越多,这工厂建设也成了大问题,市里推荐用现有的拖拉机制造厂的厂房,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尽快投产,于是,大家伙就过来考察了。
此时,看着西工大的人很满意,拖拉机厂的厂长马士勇,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太好了,我们拖拉机厂终于有救了,我们欠银行的五百多万,真不知道该怎么还……”
什么?
罗主任的脸色骤变:“这拖拉机厂,还欠了外债?”
“是啊,从69年开始,咱们拖拉机厂已经连续十一年亏损了。”刘市长的脸上,满是感慨:“咱们这拖拉机厂可是市里的一个老大难,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把这个厂扭亏为盈,现在,你们西工大需要新的校办工厂,正好把这个厂接收了,顺带着把这个厂的窟窿给填上……”
季校长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刘市长,咱们西工大要这片厂区,可以给市里一笔钱,但是,这历史旧账,可和咱们西工大没关系!”
“季校长,你们西工大现在效益这么好,能帮就得帮咱们市里的落后兄弟一把啊。”刘市长说道:“厂里职工六七百人,眼看已经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了,市里每年都得给拖拉机厂补贴一笔钱,现在,你们需要工厂,这边又需要资金……”
看到这情况,马士勇赶紧给手下的人使了个眼色,于是,早就准备好的职工家属们,有老人,有妇女,有小孩,统统出来了,眼睛里满含热泪:“季校长,帮帮我们吧!”
“西工大,拉我们一把吧!”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巍巍地站了出来:“我们每天,就喝稀粥,吃窝头,现在眼看过年了,厂里连年货都发不起,孩子们连一身新衣服都没有啊!各位西工大来的老师们,求你们,救救我们吧!”
看着厂里的这些老弱妇孺们,季校长感觉到自己的心被刺痛了,同样生活在一个城市里,同样生活在一个国家里,怎么能看着他们挨饿受冻呢?
咱们西工大貌似也有了这个能力,要不……拉他们一把?
咚咚咚……就在此时,有人跑了过来。
“罗主任,罗主任,秦亮同学从老家发来了电报!”
罗主任立刻接了过来,打开一看,再看看现场的景象,心情有些复杂,这秦亮远在燕省的老家,居然能给咱们解围!
“刘市长,这里既然是拖拉机厂,那为何不继续生产拖拉机呢?”
“这……”
“现在,农村市场里,最需要洛阳一拖那边生产的东方-150拖拉机,我们长安拖拉机厂,能不能转产这种拖拉机?”
原本以为是捡漏,没想到居然是背了个大包袱!填窟窿的事情,西工大肯定是不干的,但是直接走人,又显得很是无情,所以,不如给他们介绍个出路。
“咱们要转产……又需要贷款,已经欠了银行几百万,那边怕是不肯借了啊!”
“咱们西工大,借给你们五十万,支持你们上新款拖拉机!这笔借款,就用你们仿制出来的拖拉机还!”
“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