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东方已经摆脱仿制,能独立设计战斗(2/2)
大卫人,全世界最鸡贼的民族!他们既要拿好处,还想要坑别人一把!而且,表面上还都是合乎世界基本准则的,毕竟,这些准则大部分都是他们制定的。
希拉尔克思考片刻:“我们可以联系英特尔方面,是否追究东方人盗版的责任,就看英特尔自己的选择了。”
在西方发达国家,专利权的法规是非常完善的,在东方,压根就没这东西!在西方的法院里提起上诉,然后长臂管辖?这可是八十年代!美国佬的胳膊还没伸那么长,对东方,他们还得伸出友谊之手来的。
还没去拉斐尔公司,希拉尔克突然就意兴索然起来了,东方的技术先进,已经远超了他的想象!什么头盔瞄准具,什么大离轴发射的格斗弹,他现在已经相信了,东方人的确能搞出来。
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更要通过拉斐尔公司对东方人施加压力,合同规定好的,不能卖就是不能卖!哪怕是他们改进了,那也是大卫技术!
东方,西工大,五系大楼机房。
“秦亮同学,你可算是回来了,我们已经完成了歼八的改型设计任务。”赵晓霞兴奋地说道:“沈阳那边已经带回设计图纸去打造飞机了,我们的团队……”
下面,一双双目光望了过来,接连完成了两个项目,他们也都是大呼过瘾,现在还真不想走了,还有新项目吗?
“接下来,我们又接到了一个更重要的研发项目。”秦亮说道:“这个项目,可能需要耗费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万岁!”
“又可以留在西工大了!”
首都航空学院的学生们,无比兴奋。
“秦亮同学,我们能把自己分到的研发项目,作为毕业论文吗?”
“秦亮同学,我们能推迟到分配院校报道的时间吗?不不,我们不毕业了,我们要考研,就上西工大的研究生!”
首都航空学院过来的老师们,则是一脸的复杂,这西工大的声势,已经远远超过他们了啊,果然,有项目就是了不起啊!
俞教授神情复杂地开口:“秦亮同学,接下来是什么项目?”
“全新研发一款三代轻型战斗机。”秦亮说道:“这款飞机,全部对标f-16,将使用大边条加切尖三角翼的布局,单发单垂尾,两肋进气,纵向数字电传和其他方向机械操作……”
众人都睁大了眼睛。
全新研发,三代轻型机!
这项目,还真有挑战性,不过……大家伙喜欢!
“发动机方面,目前暂定美制的f404,就是在歼八上使用的,技术数据我们都有。”
如果不知道技术路线,那首先得提出各种复杂的布局,从中找出一个最优化的方案来,这就要浪费大量的时间。
现在,不用对比,就直接把后世的飞机设计方案拿出来,直接按照这个方案来设计,那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少做很多工作!一年的时间里,完成飞机设计,听上去不可思议,但是完全具有实现的可能。
更何况,几个项目下来,他们已经有了大量的设计经验!
“这次的项目,由沙教授挂帅,同时,咱们西工大五系也会增加几个研究生项目,凡是在这里工作的大四学生,都可以保送上咱们西工大五系的研究生。”
所谓的研究生,不过就是变相的牛马,上了研究生,几乎就不怎么上课了,几乎都是在做项目,导师接下来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学生来做的,现在自然也一样,至于选择沙教授……
毕竟当初沙教授就是搞双三角翼的主力,为了提升歼七的性能,他劳心劳力,现在这个轻型战斗机项目,当然也要交给他。
“别,还是让俞教授来吧!”沙教授立刻开口:“俞教授曾经领导过新机的研发,他最有经验。”
这次和前几次都不一样,这是全新研发!
之前都是修修补补,就算是歼九项目,那也是有611所多年的研制经验做基础!
现在是没经验,全新研发,就得找个带过项目的人来领导,俞教授是最好的选择。
俞教授赶紧摆手:“老沙,这是你们西工大的项目,你们的研发经验也是最丰富的,而且,我们这几个老同志,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已经不短了,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该回去了,把我们在这里学习到的经验和技术都带回去!”
首都航空学院的确落伍了啊,这里的技术才是最先进的!他们这些老师,可不能再给西工大发光发热了。
俞教授说完,又看向了秦亮。
“秦亮同学,我们已经观察到,目前我们最大的短板,还是缺乏发动机,大推已经给相关单位去研发了,这中推……我们首都航空学院想要接下来!”
他们要走了,还想要带着项目回去!
超七,歼八,枭龙,清一色的需要中推!现在全靠外购,国内就还得用老旧的涡喷!就算是有了先进的涡轮叶片,提升了推力,但是油耗之类的,还是大问题!
“这……”秦亮一时间有些接不上话茬来,咱们西工大虽然有钱,但是也不能把钱交给你们搞研发啊!请上级相关部门立项?
“项目资金,咱们会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这毕竟是目前国内急需的,咱们只是希望能从西工大这里,带走rb199和f404的全部资料。”
“这当然没问题。”秦亮点头,还以为是要钱,原来只是要资料而已!
“不过……资金问题,你们打算怎么解决?”
“涡扇六项目下马了,新的大推项目,又要一级级的预研,410厂那边的涡扇六研发团队,貌似没什么事情做,我们计划和他们联合,这样资金就不用愁了。”
秦亮睁大了眼睛:“你们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跟你学的啊!沈阳那边的羊毛,不薅白不薅啊!”
秦亮当然记得,涡扇六项目下马之后,原本的研发团队就没事干了,没项目,队伍就要散了!于是,他们就瞄准了给歼七和歼八换发,提出来了涡喷-14项目。
和之前搞涡扇六的方式一样,他们开始攒发动机,用涡喷-13的低压压气机、搭配上缩小了的斯贝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配合上涡扇六的燃烧室、涡轮和加力燃烧室等部件,两年时间就给攒出来了,85年上台架试车。
然后,就是各种排除故障,仅仅高低压压气机不匹配,就困扰了他们多年,直至最后设计了全新的第四级压气机,才解决了问题,折腾到了2002年,终于定型,但是,对于飞零件的发动机,部队是不敢用的!
代号昆仑的全球最强涡喷,一直都在实验室里,从未装配到飞机上!
现在,那些人也没事可干,首都航空学院从西工大拿到世界先进技术的中推,联合他们一起搞,他们肯定会答应的!
首都航空学院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流的技术,回去也肯定会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等先进手段,研发会更加顺利,只是考虑到国内航空工业的基础……
“如果立足国内的话,米格-29上使用的rd33发动机,应该是个最好的仿制对象。”秦亮说道:“你们回去之后,还可以给相关部门打报告,看他们能不能把rd33给弄回来。”
材料不过关,加工工艺不过关,西方的发动机仿制起来注定会很难,秦亮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把所有技术都装脑子里带过来。
五大三粗的rd33,仿制起来应该更容易,再利用西方的技术改进,比如说燃烧室,改了之后,就不会再冒黑烟了。
ps:两个另类的f-16改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