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歼八迎来了第二个客户(2/2)
“可以!”
合同都是制式的,这几年来,中航技到处做生意,卖飞机也不是第一次了,沈阳这边也有相关的空白合同,修改一下就能用。
伊驼对东方产品非常满意,仅仅是在工厂里看了一圈,就下了订单,夜幕降临之后,伊驼人心满意足地带着两枚闪电-20的样弹回去,中航技的刘经理,才终于赶来了沈阳。
“什么?合同已经签署了?”
“是啊,刘经理,伊驼那边要得很急,今天签署了合同,我们这边明天就能开工……您放心,虽然中航技来得晚了一些,但是……这战机的进出口生意,也有中航技一份功劳。”
“不,不是这个意思。”刘经理脸色严肃:“你们把合同拿过来,让我看看!”
翻看了几页,刘经理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半年交货,如果拖延了时间,还要三倍赔偿,这条款,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你们怎么就答应了这种条款?”
“我们……计算过了,应该没什么问题……”
“不,不,各种意外都可能出现的,比如自然灾害,比如说零部件拖延,别的不说,仅仅欧洲那边,要是不能及时提供发动机,你们这边能装配起来完整的飞机吗?这条款,必须得加上不可抗力因素,你们啊!”
众人都傻眼了,对啊!咱们自己这边的,自己能控制,这要是发动机……
没有自己的发动机,始终都不行啊!
首都航空学院,发动机系。
“两种发动机,我们都对比过了,各有千秋。”宁教授的脸上表情复杂:“同时,也都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能力,我们或许可以制造其中的一两个零件,但是……想要把全套发动机都仿制下来的话,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这是整个国家工业基础决定的,不管是西工大还是首航,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制造其中的一部分零件,但是要全部制造……太难了!
“是啊,到目前为止,我们手头最先进的涡扇发动机,依旧是斯贝,这只是西方六十年代的技术。”俞教授点头:“现在,只要换装我们自己生产的零件,那质量肯定会大大下降,我们……”
俞教授想说,我们这个项目,怕是要失败了,但是……
还没有!
俞教授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我们还是需要去一趟西工大,看看秦亮同学有什么建议。”
当他们的研发遇到难题的时候,毫无疑问,去找秦亮是最合适的!
西工大,五系大楼,一层,木工房。
“咱们的研发进度,在全世界都是第一!”屠老的脸上满是感慨:“这才几个月的工夫,就已经完成了外形设计,而且还造出来了木制样机,这简直创造了一个奇迹!”
几个月来,秦亮是没日没夜的工作啊!在枭龙战机上,他爆发了全部的激情,毕竟,这是东方一款主打的出口型战斗机,在八十年代初期,这款战机的出口前景会非常可观!
超七再怎么改,也是二代机,这枭龙,就是彻彻底底的三代机了!
机头圆润,两侧的进气口更是漂亮,中间的鼓包,就是东方航空工业前进的象征!作为全新研制的飞机,也没有超七进气口那种外加的感觉,看着格外协调。
外凸的大边条翼,从机头两侧一直延伸到机翼,和f-16战斗机一样的翼型,也代表着它三代机的身份。
后机身也带边条,一直延伸到尾部,全动平尾,将会采用电传操作,还能差动,大大提升滚转率,高大的单垂尾,以后将采用复合材料打造,重量更轻……
“其实,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没必要造木制样机了,毕竟在计算机上就能进行预装配了。”秦亮说道:“不过……造出这个样机来,更容易忽悠买家。”
这是纯外销战机,买家的第一观感很重要,老巴肯定已经迫不及待了,哪天他们过来了,就可以看着眼前的木制样机,憧憬一下未来……
“秦亮同学!首都航空学院的老教授来了!”
“哦,晓霞,让他们过来吧,一起看看我们的成果!”
宁教授和俞教授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来,看到木制样机之后,就是两眼放光。
“这外形,看着真漂亮!”
“没错,一架漂亮的飞机,就是一架好飞机!”
此时,两位教授都放下了心中的担子,对着飞机一番议论。
“这大边条,拉涡流的效果绝对是世界第一,不过,对飞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进气口,怎么出现了个鼓包?没附面层隔离?”
“这平尾,终于是全动的了,整机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主流啊!”
“这发动机……”
提到发动机,两人的表情又暗淡了下来。
“秦亮同学,咱们已经把f404和rb199发动机的技术都研究过了,咱们认为,对中推来说,双转子就已经够了,但是,f404上,有很多先进技术,我们目前怕是……”
秦亮笑了笑,早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了。
“两位教授,如果技术难度太大的话,我们可以先攻克其中的某一部分技术,比如说燃烧室,比如说控制系统,再加上三级风扇叶片,先把这三个项目做出来。”
宁教授和俞教授对视了一眼:“先研究这一部分,咱们倒是可以搞起来,只是……这些技术,也凑不起一台完整的发动机啊!”
“其他技术,后面再慢慢搞啊,我们国内的粉末冶金等技术,也会进一步提升,等到这些技术都搞出来了,其他的,或许也就有了啊!”
“嗯,你说得对,一口吃不成胖子,咱们的确得慢慢来。”宁教授点头。
“对,回去之后,咱们先攻克这些技术难关,等咱们把这些搞出来,剩下的,或许你们西工大已经搞出来了。”俞教授点头。
其实……秦亮并没有打算全部照搬,有了这些先进技术,用来改进呢rd33倒是不错!
rd33是老毛子先进中推,也是后世枭龙的动力,但是,其中也有一些落后的地方。
燃烧室太简陋,以至于经常冒黑烟,后来枭龙就不冒了,就是换了燃烧室。
发动机控制系统,用的还是复杂的机械控制,足足一个行李箱的大小,而西方的电子控制,就一个词典的大小。
前面用的四级风扇,也比较落后,后世的涡扇-13e,就把它换成了三级风扇,这技术来源,自然就是f404.
等首都航空学院把这些技术搞出来,rd33到手,接下来,就可以攒出一台符合东方技术水平的发动机来。
咳咳,当初在会议上,秦亮鄙视沈阳那边攒发动机,而自己……自己不一样,自己确信,这些攒的方案能成功,还不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他们就是胡乱攒,没提前分析。
噔噔噔……就在此时,又有人跑了进来。
“秦亮同学,刚刚接到一封电报!”
秦亮接过来,看了一眼,神色有些复杂:“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ps:歼八厂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