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F404换RD33,双赢!(1/2)
第236章 f404换rd33,双赢!
秦亮和杨朵儿,仿佛又进入到了热恋时光,白天出去逛街,逛逛商店,考察考察市场,推销一下产品,晚上回到房间,度过快乐的二人世界。
几天的时间一晃而过,终于,别里尤科夫把人给送过来了。
西柏林,狮王啤酒馆。
“来,干杯!”秦亮举起了扎啤杯,看向对面:“沙尔基绍夫先生,欢迎来到西柏林!我们太平洋商贸公司是最爱交朋友的,接下来,您在西柏林的一切消费,都包在我们身上!”
沙尔基绍夫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一旁的别里尤科夫:“别里尤科夫,这两位……”
别里尤科夫肯定不会说是把沙尔基绍夫卖过来的,他只是拉着沙尔基绍夫,说是到西柏林来感受一下西方世界的繁华,顺便买一些东西带回去,然后……在约定的啤酒馆里装作偶遇的样子。
“这两位是太平洋商贸公司的人,他们公司推销的自行车和鱼竿,是市场上最高端的产品。”别里尤科夫说道:“我是之前买鱼竿的时候和他们认识的。他们热情好客,你不接受都不好意思。”
别里尤科夫说着,看了一眼手表,然后就拍了拍脑袋:“不好,我差点忘记了,还有一个会议!沙尔基绍夫,我得先回去了,你在这里玩得开心些!”
秦亮看了一眼身边的人:“莉莉安,你送一下客人!”
莉莉安送别里尤科夫出门,附带一张支票,别里尤科夫满意地离开,而啤酒馆里,秦亮已经直入正题了。
“沙尔基绍夫先生,rd-33发动机是您设计的吧?”
沙尔基绍夫瞬间一愣,这对面的是什么人?该不会是西方的间谍吧?这个别里尤科夫……过分了啊!
“请不要担心,我们绝无恶意。”秦亮说道:“rd-33发动机是一款性能优秀的中推,而美国的f404发动机,也是大名鼎鼎,你们苏联设计师,想不想知道f404的技术细节?”
沙尔基绍夫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你们怎么会有f404的技术?你们又是谁?”
“东方人,你应该知道,我们已经在用f404发动机改造飞机,然后给巴国供货了,击落米格-25的歼八战机,装的就是f404发动机。”
“东方人?”
“没错。”秦亮点头:“所以,你们想不想做一笔交易?”
“什么交易?”
“用你们的rd-33发动机技术,交换f404的发动机技术。”
沙尔基绍夫神情变换:“那怎么可能,rd-33是我们最先进的发动机!”
“是吗?我看未必,伊驼去莫斯科考察,就对米格-29冒黑烟的发动机耿耿于怀,你们难道就不想修改一下吗?你们就不想知道西方最先进的发动机是什么样子的吗?”
沙尔基绍夫皱着眉头,思考片刻,还是摇头:“不行,我并不能确认你们交给我们的技术的真实性。万一你们用虚假的技术资料来糊弄我们,那就不好了……除非……”
“除非什么?”
“你们把f404发动机送给我们!”
“好啊,没问题,但是,f404发动机比较昂贵,所以,你们得需要两台rd-33发动机来交换!而且,希望你们不要用落后的al-21f发动机来糊弄我们,那个别里尤科夫,做得有些不地道。”
从东德驻军手里要发动机,不如直接从克里莫夫设计局的手里要!原本只打算要技术,现在对方既然要交换,那就更好了!
沙尔基绍夫点头:“可以,我需要回去向总设计师汇报一下。”
如果是苏-27的发动机al-31f,那绝无交换的可能,毕竟苏-27是给国土防空军研制的飞机,根本就不会外售,米格-29已经打算卖出去了,配套的发动机技术,迟早都是要流落到国外的,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现在,用rd-33换f404,让克里莫夫设计局的设计师们看看美国最先进的发动机,意义重大!
“嗯,如果可以的话,一个星期后,我们去绥芬河交换。”
对后世的倒爷来说,没有一个不知道绥芬河的,这可是很多倒爷们发家的起始点,也是不少倒爷们命运的绊脚石,有的甚至在这里会丢掉性命,总之,这倒爷的饭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如果敢到这里和老毛子做生意,那绝对会被biubiubiu的,但是,时代在慢慢变化,1975年,绥芬河就被上级列为省辖计划单列市,到了八十年代初期,黑龙江和苏联远东地区的边界贸易正式恢复,绥芬河口岸就被列为了通商口岸。
现在,听到秦亮这样说,沙尔基绍夫点头:“好!那一周之后,我会去格罗捷阔沃。”
说完,沙尔基绍夫端起来啤酒杯,咕嘟嘟……一口气把扎啤都喝到肚子里,就打算站起来走,然后……就看到秦亮拿出来了一个长方形的小箱子。
“也不知道您喜不喜欢钓鱼,这套渔具,就送给您当做见面礼了。”
碳纤维鱼竿,这个时代钓鱼的顶级装备!钓鱼佬的最爱,至于价格……沙尔基绍夫半年的工资可以买上一根。
此时,看着秦亮送过来的小盒子,沙尔基绍夫非常兴奋:“谢谢您的馈赠!”他还真喜欢钓鱼!工作之余,就喜欢去列宁格勒市区的大桥上钓鱼,这鱼竿,绝对是最好的礼物。
不管这交易能否做成,眼前这个朋友,自己认了!
秦亮笑呵呵地送沙尔基绍夫到了啤酒馆的门口。
“来,让我的司机送您回去,记住,别和别里尤科夫说太多,那个人不可靠。”
“好。”
莉莉安开车,送沙尔基绍夫前往东柏林,而啤酒馆里,杨朵儿慢慢地走了出来。
“这就成了?”
“对啊,这就成了。”
“还是你厉害,我们折腾了半年,差点被人坑,你这么几句话,就给解决了。”
“这只是我运气好而已,再说了,没有你们的铺垫,我也没法和克里莫夫设计局的二把手搭上线啊。”
“你说,他们会同意吗?”
“不同意的话,那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什么办法?”
“造谣,就说他私通西方,让他在苏联国内被克格勃调查,然后再偷偷地把他救出来,以后就得死心塌地地跟着我们。”
可惜,时间还是有些早。
1982年,勃氏在塔什干的讲话,释放了他们想要改善关系的信号,从此开始了12轮的磋商,直至89年,双方关系才实现了正常化,当年就跑去老毛子那边谈苏-27的采购了。
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就不用做这么多的准备工作了,直接上来谈就好了,后世的枭龙,不就是找米高扬设计局合作,直接匹配rd-33发动机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