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厂房留下,人重新应聘!这是咱们大(1/2)
第379章 厂房留下,人重新应聘!这是咱们大唐集团的发动机厂!
83年,1月3日。
魔都飞机厂。
“各位西工大的老师和学生们,你们好,我代表长征机械厂,欢迎你们的到来!”张龙根站在停机坪下面,面对着从飞机上下来的人,就打算发表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
“您是张厂长吧?走,立刻带我们去工厂,半个小时后,我们进行工人技能测试。”
什么?
前来欢迎的人都傻眼了,按照他们的计划,接到众人之后,先去工厂招待所,安排住宿,然后去最豪华的华亭大酒店用餐,吃饱喝足之后,再去欣赏一下魔都美丽的夜景,南京东路,外滩……保准让这些内地来的土包子们看了眼,对长征机械厂的招待很满意,关系好了,接下来提要求,就方便多了。
没想到,这些人一下飞机,居然就要工作?
这怎么行?
“刘教授,各位刚刚下飞机,肯定是又累又饿……”
“不累,飞机上就是休息放松,至于吃饭……我们在飞机上吃过了,快点带路吧!车子在哪里?”
一众长征机械厂的人都惊呆了,这西工大的人,难道都是机器吗?只知道工作,就不知道享受生活?
还好,有人机灵,赶紧去打电话,长征机械厂里,顿时就是一阵鸡飞狗跳,那些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的,赶紧换上工作服,进入车间,还有一些没有在工厂的,也赶紧骑着自行车,坐着公交车,前往工厂。
还好,魔都飞机厂到长征机械厂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当西工大的来客们到了这里之后,已经是一幅井然有序的场景了。
“按照秦亮同志的吩咐,我们对工厂进行了调整,上面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把一部分老干部给调走了,现在,我们厂里留下的,一线职工比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的标准,只是……人数还是有些多,大概三千来人……”
“具体数字?”刘教授皱着眉头开口。
学校找不到多少管理人才,听说搞技术,所有人都愿意,但是一听说要管理工厂,一个个向后缩脖子,刘教授去找罗校长审批大三学生去实习的手续,就被罗校长抓了壮丁,被迫答应暂时管理这个工厂。
上来的第一件事,总得先知道厂里多少人吧?
“三千九百八十五人……这人数是有些多,不过……手心手背都是肉,让谁走,咱们都于心不忍啊。”张龙根说道:“再说了,咱们厂和罗罗公司合作,以后会迎来大发展,这些人数,怕是还不够用呢,到时候再招人,太麻烦。你们放心,咱们厂里的师傅,手艺都是一流!”
刘教授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好,那咱们先到车间里面看看。”
“同学们,大家伙跟上!”江燕也找到了表现的机会,很是热情地招呼年轻的学生:“来咱们厂,大家伙可以和一线工人们接触,看看工人究竟是怎么从事生产工作的,这对于大家伙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等大家伙毕业,说不定就会分到咱们长征机械厂了。”
主抓技术的牛国强,也跟了上来,开始给众人介绍。
“我们长征机械厂的前身是汽附一厂的扩建部分,我们主要承担高压机匣、燃烧室外机匣、高压静子、火焰筒、高低压压气机转子、涡轮转子、扩散机匣、轴承座、放气机构、零组件的制造和发动机总装、试车……”
刘教授的脸色依旧严肃:“叶片呢?”
对一款发动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叶片了,这个航空发动机厂,居然不生产叶片?
“叶片由魔都配套的航空机械厂生产,一共27种叶片,都在他们厂生产,除了这些之外,还有魔都先锋电机厂负责生产起动机,魔都油嘴油泵厂负责生产喷油嘴和油泵,魔都汽车齿轮厂负责生产发动机需要的齿轮……当然,我们的生产任务量还是最多的,占据整个工作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按照生产需求,我们厂分成了机械加工、冲压与焊接、机修、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总装与试车等5个车间。前面就是机械加工车间,整个车间厂房面积8043皮昂方米,布置国产和进口机床167台,发动机转子、静子和中小零件,都在这里面生产……”
此时,车间内,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在机床前面抱佛脚。
“王主任,你别紧张,只要记住操作顺序,就不会错的,你要加工的这个零件很简单,只要车几十刀就行……”
“嗯嗯,知道了!老李,你说,这手怎么做才不会抖啊。”
王主任,长征机械厂总务科福利处的主任,主要工作,就是琢磨一下给工人发什么福利,每年工作最多一个星期,其他都是看报纸喝茶。
眼看着百分之九十五的要求达不到,福利处就被裁掉了,这些人不想走,就只能进入工厂车间。
这手什么时候干过重活儿!此时,王主任是非常紧张的。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啪!
手里的游标卡尺掉落到了地上。
“老师们,同学们,这台机床,就是当年我们为了提升生产质量,从德国进口的哈默机床……”牛国强一边说,一边示意其他人让一让,老王,你赶紧走啊,你猫着腰干嘛呢?
“哈默公司,1938年生产,目前最先进的是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刘永泉开口了:“咱们就算是进口不到五轴机床,至少也得是三轴的啊,怎么就进口了普通的手工操作机床?”
“这位同学,当时咱们的国际条件差,根本就进口不到数控机床,不过,咱们就算是用手工机床,也能加工出来比数控机床更高的精度来,毕竟,咱们拥有一流技术的老师傅,老李,你给这些客人们展示一下手艺!”
车床组组长李师傅,最厉害的一个老师傅了!此时,听到牛国强的话,就打算去动机器,而刘教授打断了他的动作。
“等等,我看刚刚是这位老师傅在切削吧,就让他来吧!”
老王浑身一个哆嗦,手里的游标卡尺,差点又要掉到地上。
“咳咳,好,老王,来,加工一下涡轮转子!”
所谓转子,就是一个圆盘,机器开动起来,直接进车刀就行!
老王点头,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始慢慢摇动手柄,一圈,两圈,三圈……
“快闪开!”刘永泉第一个反应过来,大声喊道,同时,拉着同学就向一旁躲。
嘭!
下一刻,车刀崩刃的声音响起,沿着加工工件的切线飞出,打向对面的一个柱子。
啪!
刀刃嵌入钢筋混凝土的柱子,只能看到尾部的裂痕,这要是打在人脑袋上……
后果不敢想啊!
老李傻眼了,教了王主任怎么操作,进刀多少圈,没教他要慢慢来啊,这一句话没嘱咐到,就出了岔子,一下子把车刀全部摇进去,再好的车刀也得废啊!
还好没伤人。
老王已经吓得脸色发白了,浑身都在抖。
“新手?”刘教授脸色难看。
“不,不,不是新手,只是……只是紧张。”
“好吧,那就别切削了,来,用游标卡尺,量一下这工件尺寸。”
“好,好。”老王说着,接了过来,拿着游标卡尺,对准工件,下一刻就犯难了,这……怎么量?
不行,不会也得会!他咬咬牙,学着工人的样子,把油标尺打开,对准工件,卡住,也不难嘛。
“十公分。”
老李赶紧摇头,嘴巴张大成o型。
“十……公分?”
“你这游标卡尺,多少分度的?”
“分度?十八厘米……”
实际操作外行,理论知识外行,这完全就不会!
“张厂长,这就是你们厂里最专业的老师傅?”
“咳咳,刘教授,这位王师傅……今天只是太紧张了……”
“再紧张,也不会读不出游标卡尺来,连个五十分度都不知道,精确度都不知道,内径外径怎么测量也不知道,这之前是坐办公室的吧?”
“没错,我是坐办公室的,但是,我也是为厂子出过力的!全厂上下,所有人都离不开我!我必须要留在这厂子里!”老王豁出去了,破罐子破摔!
“刘教授,老王同志是老干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