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1st RACE(五更)(1/2)
第90章 1st race(五更)
周五的比赛完全结束时,已经到了七点多。
走出赛场,风一吹还有些冷。
“感觉怎么样?直接拿到了三个杆位。”潘子打趣道。
“还行吧,已经习惯了。”
“哈哈哈,这是实话实说了。”潘子不免感慨,说道:“这辆车,我在这里的极限只能在一分五十一秒四。”
这是他首场排位赛的圈速,后续他改进了跑法,反而圈速更慢了,当然,这有着第二场排位赛赛道条件不好的影响。
“你已经很接近极限了。”吴轼点头。
“嘿,别开玩笑了,差了一秒能叫很接近了吗?”潘子摇摇头。
吴轼啧了声,说道:“开f3,我自带一秒,就像是开卡丁车,我自带一点五秒。”
“确实是这样,真不知道你怎么开的。”维斯塔潘挠挠头,乔斯这场比赛没来,他都没有人一起分析数据了。
回到旅店,吴轼没有休息,而是在脑中回忆今天排位时的情景。
对于车手来说,去记忆赛道点是反复的事情,因为不同赛道环境、不同轮胎状态,都会产生轻微影响。
其余人需要工程师、数据师的帮助进行复盘,他则可以自己独自进行这个步骤。
一闭上眼,就是银石赛道十八个弯角的每一处细节。
第一场排位赛的跑法,是无法用到正赛的,那对轮胎的伤害极大,撕扯开的橡胶皮说明了这一点。
而这样一来,在正赛里就不能这样跑了。
那么每一个刹车点就要细微修改,这时候在练习赛积累的数据就可以反馈,他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刹车点的具体位置。
一般来说,车手会选择参照物作为刹车点参考,跟普通人学驾照时差不多。
这疑是显得太不技术了,但在时速五公里和时速一百九十公里时都去做这件事的难度是天差地别的。
吴轼对于刹车点的把控和大多数车手不会有太大差别,一是通过参照物预警,提醒自己要进行刹车了。
二是找到具体刹车点附近赛道上的特殊参照物,以此进行精准刹车,但这样做的缺点就是开得太机械了。
所以他往往会掺杂经验、感觉进去,这比有意注意去刹车,来得更加快速准确,科学点说,这就是肌肉记忆。
维斯塔潘和他交流的时候也说了这三种把控方法。
而现在,吴轼相较于其余车手,他有着更加特殊的第四种把控方法,所以他的复盘只能自己默默在脑海中进行。
“所以f3比赛,我最应该注意的,其实是不要被后方车辆波及。”
睡觉前,他如此想到。
f3的比赛远比f1野蛮,毕竟有着经验上的差别,年轻车手们一冲动,很可能就会“大杀四方”“一杆清台”。
位于首位时,这样的风险会少些,但就怕第二第三的车手鱼雷进弯。
睡梦中,吴轼又看到了自己穿着红色赛车服,站在领奖台上,捧着阿布扎比站的奖杯,听着车队喊着:
“we are champions!”
喊声一直持续到撞向护栏的那一瞬。
“呼!”
他猛然醒来,看了看时间,才六点钟。
没有赖床,下楼运动会儿吃了早餐,他就早早前往赛道里进行准备。
赛会人员来得更早,车组人员也到了些,端着杯咖啡坐在椅子上闲聊。
“嘿,吴,来得真早。”
“看到了吗?你的赛车我们擦得雪亮!今天就用它将胜利带回来吧!”
吴轼看向架起来还未装配轮胎的赛车,确实漂亮。
“当然,让我用一场ptw开启今年的征程吧!”
和车组成员们聊天聊了半个小时,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准备工作也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