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直道,迎来胜利吧!(4K)(1/2)
第107章 直道,迎来胜利吧!(4k)
毫无疑问,吴轼和车组的这段对话有那么阵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论是电视机前的,还是坐在现场的,亦或者是p房里的工作人员们。
但是很快,大家的注意力就回到了各自关注的点。
就如解说说的那样,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哪怕能够逼近维斯塔潘,那也是比赛末期的事情,现在这些圈,就完全是巡航,没有什么看头。
然而别人可以不关注,作为吴轼的工程师,艾兰却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数据。
在获得干净圈后,32号赛车的轮胎损耗速度出现了小幅度减缓,引擎也因为不用吸入前车的废热气,而负载更低了。
很快,吴轼再度冲过终点线,第十三圈的圈速读时出现:
1分32秒989!
这个成绩,直接刷新了最快圈,将解说的目光又吸引了回来。
但他只是看着屏幕,没有开口,因为后方车阵似乎又发生了些小事故,不知道是哪位车手,冲出了赛道,带起一片烟雾。
簌簌!
第十四圈,吴轼圈速读时出现:
1分33秒001.
艾兰微微张嘴,这两圈只差了多少?
不过这也不算太离谱。
第十五圈,读时出现:
1分33秒003.
等等!
艾兰开始觉得不对劲,圈速怎么可能控制的这么稳?
领队看到艾兰的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你知道乔斯来找我让他加入车队的时候,给我看的是什么吗?”
艾兰摘下耳机,转过头来看向领队,摇摇头。
领队的双目发光,想到了那个表格最精华的部分,他当时都想问,数据是不是拉错了。
“是他和维斯塔潘在西班牙赫雷斯赛道驾驶雷诺方程式测试时的圈速表。”
“一套轮胎从全新到换下,共计二十圈,他每圈的差距不超过十毫秒。”
“这不可能!新旧胎的差距不可能这么小!”艾兰直接反驳。
“当然,不过如果他最开始就计算好了呢?”
艾兰沉默,如果一开始就计算好轮胎磨损后的大概圈速,是可以将其作为标定圈速,围绕着跑的。
“他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控制的这么精准?!”艾兰还是不可置信。
“这不,他又开始了。”领队笑而不语。
第十六圈:1分32秒999.
第十七圈:1分32秒996.
这个时候,吴轼已经跑到了维斯塔潘的一秒内!
“max,他在追近你。”维斯塔潘的工程师在tr中说道。
维斯塔潘在回答前,下意识看向后视镜,就看到了那辆32号赛车几乎快要进入攻击范围了,随后心中一紧,问道:“他的圈速多少!”
“1分33秒。”
“告诉我小数点!”
“就是1分33秒,上下波动千分之十秒以内。”
tr里陷入短暂的安静。
第十八圈,维斯塔潘的速度提升到了1分33秒202,刷新了他的最快圈。
然而这个时候,吴轼距离他仅仅只有0.4秒的差距。
第十九圈,维斯塔潘的跑法明显更为激进,圈速直接来到了1分33秒060!
这一圈两人打平了。
但是等到第二十圈,吴轼直接刷掉了0.3秒,以1分32秒735的成绩咬住了潘子的屁股。
“哇喔!哇喔!真的和他说的一样!吴!追上了维斯塔潘!就在他的身后了!但是仅仅剩下两圈,仅仅剩下两圈,他有机会吗?!!”
解说看到两辆范阿默斯福特的赛车同时转入发车大直道,一前一后冲过发车格的时候,整个人都激动的吼了起来。
发车直道两侧的看台去,更是吼声震天!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最后两圈迎来了这样的局面。
而在大家都情绪激昂而振奋的时候,吴轼锐利的目光几乎要穿刺开护目镜。
两圈,超越一位强大的车手,这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再加上这位强大的车手,有个“塔炮”的外号,那就更难了!
吴轼绝对敢于确认,维斯塔潘的防守的坚决程度绝对远胜于奥康!
毕竟队友才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他没有触发奥康的“buff”,但是这时候肯定触发了维斯塔潘的“buff”!
一号弯,接近直角的弯,是吴轼最擅长的弯道。
然而维斯塔潘和他从小一起长大,对他的了解极深,所以压根没有去中线、内线防守,几乎是踩着外线在阻拦他。
吴轼不得不佩服这家伙,他确实是这么打算的,他从卡丁车时期开始,就凭借着只有他能完成的这套过弯技法,总能在弯中压榨出时间。
不过一个弯道并不意味着什么,两辆赛车一前一后疾驰过弯道,进入第二段大直道,在这里,吴轼借助尾流减阻又夺回了一号弯的损失。
在进入2、3、4三个组合弯的时候,吴轼非常强硬的挤压内线,维斯塔潘反应灵敏,立即挡了过去,几乎完全要将他挤压出赛道。
二号弯一出赛道,就容易直接切到三号弯。
但切西瓜获得的赛道优势,必须要还回去,所以吴轼没有去拼搏,而是减速后让了出去。
四号弯后的,是五号大圆弧弯,因为弧度够大,所以跟直道的区别只在于车手需要轻微转动方向盘,并对抗“些许”g值。
“吴跟的非常紧!这样跟车非常容易造成引擎和轮胎过热,但是只剩下一圈半了,他无法继续在乎这些事情了!”
跟着解说的视角,看到两辆车转过六号弯,驶入小直道后压过七号钝角弯,一起来到了吴轼当时谋划超越奥康的八号弯。
这里,吴轼并没有准备超车,因为条件不充分,但不管怎么不充分,他都会去尝试进攻。
维斯塔潘几乎是一边看前路,一边看后视镜,后方的32号赛车跟泥鳅一样,总是想找缝钻进来。
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心率快速升高,大脑飞速运转消耗了巨大能量,竟然让他感到有些眩晕。
从2008年以来,他每年都在和吴轼竞争,已经竞争了6年!
他的脑海里全是吴轼的开法,和根据吴轼开法研究出的自己的开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