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多少记录?(1/2)
第168章 多少记录?
“太棒了!真的拿到亚军了!这将是第一次有华国人站上f1的领奖台啊!”
六星体育演播室里,兵哥激动的大喊。
相较于澳大利亚的现场,国内的情况确实更为沸腾,不知多少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忍不住从沙发上站起喝彩、疯狂喊叫。
短短三分钟,各大社交平台的体育新闻都刊登了这一则消息。
而后本来在国内属于小众体育的f1赛事,竟然再度冲上了热搜,引得不少吃瓜群众围观。
“f1是什么?”
“这个比赛什么级别的啊?看大家这么激动。”
“我以前都没听过这个比赛[笑哭]”
这时候热心的车迷就开始科普,说这是“世界三大体育赛事之一,和奥运会、世界杯一个等级。”
有说“这个比赛从举办以来,从来没有华国选手有资格参加过!吴轼就是第一人!”
还有说“这是全世界开车最快的20个人在竞速!成为f1车手的难度远大于成为一名飞行员!”
车迷自然在宣泄着十数年,甚至数十年来积压的情感,他们无一例外都在表达着吴轼站上了领奖台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里面当然有不少关于f1赛事的谣言,但吃瓜群众不会管那么多,只是知道又有国人站上了世界顶尖赛事的前列!
于是不少路人开始自发去搜索相关的咨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以及可能存在的与有荣焉之感。
在天眼集团旗下的多路社媒、新媒有意推动下,这则消息席卷各地。
这对于f1车迷来说简直就是过年了!
“各位先别激动!登上领奖台固然可喜.”
一位貌似理中客的评论故意打了一半,而后在自己的评论区里再补充道:
“但是新秀第一场比赛就登上领奖台更为可喜!”
这种欲扬先抑的评论,往往容易先钓到些不明生物。
但大部分车迷还是很配合的玩梗,全部是“完啦,是友军,刀已经收不住了,就地埋了吧”的评论。
“各位别激动!新秀第一场比赛就登上领奖台固然可喜,但是新秀拿到亚军更为可喜啊!”
“各位别激动!新秀拿到亚军固然可喜,但是十六岁就拿亚军更为可喜啊!”
玩梗之余,越来越多车迷意识到吴轼这次领奖台背后的意义。
吴轼这场比赛拿到了多少记录呢?
最年轻的f1正赛车手!
最年轻的正赛领跑者!
最年轻的最快圈获得者!
最年轻的积分获得者!
最年轻的领奖台获得者!
新秀首场亚军登台!
这些记录将汉密尔顿、维特尔以及一些远古大神的记录全部刷新了,天才之名将真正的落在这位今年年末才满17岁的华国车手身上。
比赛结果在媒体上引发巨大关注的时候,国家体育总局相关单位也意识到又一位值得大力宣传的体育人物或许出现了。
赛事现场,解说大卫有些忍俊不禁。
刚刚赛会转播先后将罗斯伯格与车队的交流,和吴轼和车队的交流都放了出来。
两个人都在说“这都是车队的功劳”,其中意味却完全相反,反差感确实让人想笑。
大卫还是比较专业的,说道:“显然两位车手都明白,取得好成绩有赖于和车队的配合。”
他高情商一句后,开始点评起吴轼来:
“当这位来自华国的年轻孩子冲过终点线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位f1有史以来最年轻分站亚军出现了,同时我敢断定,他也将是目前赛场上最具wdc潜力的车手之一。
“无法想象,一位新秀车手能够做到今天的一切。”
赛场带回圈时,前方的汉密尔顿放慢了车速,对着观众席挥完手后,看到了从后方跑来的威廉姆斯。
他伸出手,竖起大拇指拼命点赞。
吴轼笑了笑,挥手致意,感谢赞赏。
两人将车开回了维修区里前三名的停放地,蓝白相间的格子地上,44号梅奔停在一号牌后面。
随后转进来的59号威廉姆斯停在了二号牌后面。
过了许久才开进来的6号梅奔停在了三号牌后面。
镜头先是给到汉密尔顿,随后对准了吴轼。
汉密尔顿取下方向盘、头枕出来后,并没有表现的特别兴奋,他摸了摸赛车侧箱后起身走到外面的围区,和车队、媒体、车迷们击掌打招呼。
吴轼下车下得非常慢,比罗斯伯格还要慢。
刚刚跑比赛的时候不觉得,现在一停下来,他只觉得无比疲惫,要不是领奖的兴奋支撑着,他大概率想立马洗澡睡觉。
艰难的将方向盘、头枕放在了一边,乔纳森走了过来,伸出手。
“hi!你干得太漂亮了!”
“谢谢。”
吴轼被拉起来后,和乔纳森紧紧拥抱了下,这个中年汉子显得极其兴奋。
“去外面露个面吧。”乔纳森说道。
惯例,领奖台三人都要去外边的围栏区里露个面。
吴轼走出去后,欢呼声果然都是来源于车队那边的人员,他走过去和他们一一击掌,有过于激动的直接把他抱过去,不停轻拍他的头盔。
威廉姆斯众人振奋啊!
即使大家在冬测就看到了吴轼的稳定性,但今天比赛这位围场最年轻的车手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稳定性。
还有,那无比凶猛的进攻性!
吴轼看到了罗斯伯格,他在和车队人员打招呼的时候兴致怏怏,连护目镜都没有打开。
称重之后,三人走上二楼,在领奖台背面的屋子里,汉密尔顿将第二名的帽子递给了吴轼,并说道;
“吴轼,我这没想到后面会是你。”
“哈哈,不过我知道前面是你。”吴轼笑着接过帽子戴上。
“2007年3月18日,也是在这里,我驾驶着迈凯伦,获得了第三名。”汉密尔顿说道,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今天侥幸而已。”吴轼的谦虚令汉密尔顿拍了拍他的后背。
另外一边,罗斯伯格不停将头发往后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