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21天(1/2)
第238章 21天
英国大奖赛落幕了,央视照常报道了吴轼的夺冠。
因为之前的多次报道和推流,加上夺冠本身带来的吸引力,让吴轼现在的讨论度变得非常高。
有了热度,流量自然而然的到来,不同地方的媒体不管是不是体育领域的,都会发几篇稿子。
自媒体也跟风一拥而上,进一步助推了这股子热度。
当然,f1的入门是有相当门槛的。
不少人看了几眼就走了,觉得非常无聊,看过其余赛事的,走前还要吐槽巨不如看拉力有趣。
也有部分人虽然不怎么看比赛,但是天天看各种f1资讯,看评论区里怎么吹吴轼,云入坑了f1。
总而言之,哪怕吴轼带来了大量的热度,f1本身观赏性门槛摆在那里,拉新实际上非常困难。
只是央媒主推加上吴轼展现的强横潜力,已经引起了部分公司的注意。
请体育明星来为企业代言,本来就是提高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即使f1运动在国内并不如篮球、足球、羽毛球这些民众普遍参与的项目热度高。
但f1本身在国际上属于顶尖赛事,哪怕近几年式微,其地位依然在那里。
所以很快有人将目光投向了吴轼。
特别是些有国际业务的公司,业务部门已经行动起来。
这方面的事情依然由hpeng公司进行事务对接。
不过今年吴轼大概率不会引入太多合作,一切要等到2015赛季尘埃落定再进行深入沟通。
英国站后是匈牙利站,期间隔着21天,不是夏休也和夏休差不多了。
当然,因为不是夏休期,也不会触发国际汽联要求的强制休息。
所以各支车队的工程师依然需要薅秃头发持续研发改进。
而车手这边的时间就宽裕了不少。
吴轼在宿舍里整备了一套价值不菲的模拟器。
有空的时候就拉上潘子跑跑ir。
潘子的账号也是最近注册的,他本没有太多时间在这上面。
新秀要适应f1是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的,哪怕是维斯塔潘也是这样。
不过当吴轼邀请他的时候,他还是会找时间来跑跑,想要看看模拟器里能不能给吴轼干掉。
两人跑过些比赛,互有胜负。
ir再怎么拟真,也是模拟器游戏,两人都刚刚接触,比拼的就纯粹是谁适应性更好了。
除了偶尔的放松娱乐外,吴轼这21天也并不会轻松多少。
每天的锻炼依然是雷打不动。
不过经过半个赛季的驾驶锤炼,他脖子的强度已经足以应付大部分比赛了。
脖子锻炼就是这样,坐在f1里面去开一个半小时的效果好过一周的锻炼。
在成长的过程中,营养师肯·鲁伊斯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饮食依然被严格管控。
这大半年来,他几乎没有吃过滋味丰富的食物。
他嘴里已经淡出鸟味了。
每次吃早餐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早茶。
每次吃午餐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白切鸡、卤鹅、烤鸭。
每次吃晚餐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麻辣老火锅。
总而言之,当凌慷发送在国内他们吃饭的照片的时,他口水直流。
但为了职业生涯,他现在不能敞开肚子吃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等到年龄长大后,这种严格的饮食控制才会好些。
英国大奖赛的余波仍然在欧洲赛车赛事媒体领域里扩散。
吴轼在比赛胜利后对着镜头的大声呼喊,被部分媒体解读为挑衅。
一些英媒暗指吴轼不懂礼仪。
这下子,吴轼更深刻理解了维斯塔潘为什么这么讨厌英媒了。
不过有骂吴轼的,也有指责汉密尔顿。
斯诺克运动员奥沙利文在接受采访时谈论到最近颇有话题度的f1英国大奖赛就说道:
“汉密尔顿2014年获得的胜利,不过是因为他有一辆足够快的车,当这辆车的优势不够明显的时候,他就会失去竞争力。
“来自东方国度的小伙子夺冠,证明了我的这个观点。”
这话不是在帮吴轼说话,仅仅是对汉密尔顿车迷掀起的舆论所不满。
当然,说这话的背后有没有他和赵心童去吃火锅的影响就不得而知了。
国际汽联倒是乐见于这种不针对他们的争论,这会引来更多人关注这项运动。
而除了银石站引发的车迷争论以及吴轼积分榜持续领跑外,最令围场关注的莫过于盛夏转会季。
意塔利的《晚邮报》声称,瓦尔特里·博塔斯将在2016年取代kimi·莱克宁在法拉利的位置。
这新闻爆出的瓜太大,吴轼肯定是不相信的。
果然,新闻发布不久,有关人士立即就出来否认了。
吴轼也询问过玛蒂娜阿姨这件事情,她也不太清楚具体的情况,不过这大概率是为了热度而进行造谣。
然后吃着瓜的吴轼一不小心又吃到了自己的身上。
一家英媒,称吴轼将在2016年离开威廉姆斯,霍肯伯格会取代他的席位。
因为有人看到了霍肯伯格跟威廉姆斯有联系。
这个事情出来,威廉姆斯也是第一时间进行了说明。
表示自己和吴轼的合同是三年的,不会违约。
同时还正式宣布将马萨的合同延长一年。
除此之外,存在感非常低的世界冠军巴顿的去向也备受关注。
迈凯伦持续低迷,不知道他是否会继续效力这支车队。
马格努斯和范多恩这些优秀的年轻车手正想要进入围场,对席位那是无比渴求。
索伯倒是直白宣布,纳斯尔和埃里克森就是下个赛季的正式车手,已经完成续约。
也不知道宣布的这么早是车手背后的赞助到位了,还是说索伯签合同就是这么随便。
要知道赛季初索伯因为合同官司,差点连比赛都参加不了。
在这个夏季,红牛和雷诺的合作关系也变得岌岌可危。
根据各方信息,两者大概率在2016年分道扬镳。
今年雷诺已经带给红牛足够多的“惊喜”。
大家比较关注的是,两者不再合作后,雷诺是自此离开围场,让f1又少了家引擎供应商?
还是说重新组建一支厂队?
雷诺运动董事总经理阿比特布尔对此表示无可奉告,秋季之前他们不会对此发表任何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