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阴谋也是阳谋(2/2)
先是去秋谷城求助未果,然后得知素原县得了宋家帮助才幸免于难。
要付的代价,一清二楚。
他们还想再挣扎一下,想着流匪们或许随便抢几家就去别的地方了。
直到有三家田产数百亩的大地主,不但被洗劫一空,还让人混乱中打死。
那些人才终于清醒,二话不说,立刻遣人来宋家求助。
与素原县相同的戏码,三顾茅庐后,宋家庄的民兵再次出动。
这一次,宋启山没有再去。
仅凭民兵,已然足够。
那些流匪见到宋家庄的民兵出现,一个个气的牙齿都快咬碎了。
宋家是狗皮膏药吗?
我们去哪,他们就来哪!
你宋启山说话到底算不算数?
可惜,宋启山不在,他们想骂娘都找不到人。
至于汤运良和阮三等身经百战的老兵,更是杀气腾腾。
和流匪出现小范围的争斗,杀了二三十人,便将其他人吓的连连后退。
汤运良手里拿着染血长刀,声如洪钟:“老子在凉山和陈国大战的时候,你们一个个还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呢。现在反了天了?”
“不怕死的就上来,看看老子的刀硬,还是你的脖子更硬!”
哪有人敢去和他真的拼命,为什么当流匪?
无非是想活着,可不是来送死的。
于是,流匪们又走了。
那个中年男人也算聪明,隐约看出了宋启山的图谋,便打算带人去远离秋谷城的地方。
结果汤运良派了阮三悄悄跟上去,当面告知,你们下一个要去的地方,只能是秋谷城四县之一的启华县。
中年男人既然明白宋启山的图谋,又怎甘愿当个工具人。
阮三呵呵一笑,道:“不去也无妨,还是那句话,杀不了你们这么多人。但杀你一个,易如反掌,自己掂量吧。”
中年男人脸色发青,待阮三走后,他强忍着心头愤怒。
却无可奈何,用了诸多理由,把人带去了启华县。
启华县的人都气懵了,从临安县到素原县,再到东湖县。
你们是不是脑子有病?
那么多地方不去,偏偏要围着秋谷城绕一整圈,最后绕到我们启华县来?
属骡子的是吧,只会转圈?
可是再怎么气,也没用。
该请的人,还是要请的。
宋家庄民兵的到来,毫无悬念。
流匪们也气的不行,把中年男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就说该去远离秋谷城的地方吧,你偏偏说什么启华县富庶,来这绝不吃亏。
现在倒好,宋家又派了人来。
他们连续奔波多日,却没抢到什么东西,一个个饿的两眼发黑。
中年男人被敲破脑袋,浑身都是脚印,哪敢吭声。
汤运良和阮三,都盯着他呢。
眼神如此凶狠,好似敢多说半句废话,都会带人冲过来把他宰了。
中年男人心里苦的很,只能把所有的委屈,连同牙齿打碎了往肚子里咽。
他现在愈发后悔,刘忠义死的时候,自己干嘛要冒这个头。
以为日后带着一群流匪,多少也算个人物了。
现在看来,屁都算不上!
待流匪被“赶走”,汤运良笑呵呵的拍了拍身边几名启华县人的肩膀。
“以后有事,就来宋家庄找我们,都是自己人了,莫要客气。”
启华县的人也不傻,当然能看出其中有蹊跷,更猜测这会不会是一场阴谋。
但没人敢说出来。
就算有阴谋,流匪也是真的。
谁敢自作聪明,谁就是自讨苦吃。
如此,秋谷城管辖的四县,全部落入宋家的手里。
最起码在名义上,是这样。
三大箱田契地契,摆在宋家宅院里,看的人欢喜。
宋念云都忍不住道:“还从未见过这么多田契地契呢。”
宋念守则笑了声,转头对宋启山道:“爹,下一步就该进城了,您去还是我去?”
宋启山道:“你去吧。”
宋念守应了声,转身便走。
谢玉婉好奇问道:“阿守这个时候进城,做什么去?”
宋念云掩嘴轻笑,道:“怕是要给爹捞个官职吧,娘,您以后可就是官夫人了。”
谢玉婉啊了一声,夫君要当官了?
当初看到贺周知考中进士,她也曾想过,夫君学识渊博,未必不去考科举呢。
万一考中了,家里不更有底气?
随着时间流逝,这个念头越来越淡。
到今日,做不做官在谢玉婉看来,已经不重要。
能安安稳稳的活下去,就算万幸了。
秋谷城中,林青川已经等候多时。
见到宋念守来,他便知宋家要做的事情,已经成了。
不禁感慨道:“明日过后,宋家可就不再是从前的宋家了。”
周边四县的事情,秋谷城这些官老爷一清二楚。
哪怕看出了宋启山的打算,他们也没想多管。
只觉得一个农户出身,即便真趁机拿捏了四县又如何,还不是要听官府的?
唯有林青川明白,宋家图谋甚大。
四县都被掌握了,下一步,恐怕就是秋谷城了。
虽看出这一点,但林青川并没有要打压的意思。
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无论知府还是守备,心机和城府都不足以在乱世中立足。
林家想在未来分一杯羹,和宋家合作才是最好的选择。
何况儿子林雨之,和宋家的宋念云,将来很大概率要成一对。
早晚都是自己人,该帮谁,一目了然。
这两天较忙,稍微晚了些,义父们可不要怪我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