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驱逐李家(2/2)
宋启山不以为意,笑呵呵的道:“好好好,再活百八十年。”
虽然心神祖宅中能够重聚,但是需要消耗大量吉光。
所以晚点死,总归是好的。
那些拜访的官员,远远看到这一幕,都不禁在心里暗叹。
不愧是把持朝政多年的老太师,快二百岁的人了,还能如此奔放。
随后,宋念云把这些日子统计的损失说了遍。
宋家子弟,因挡雷伤亡过半。
马家,许家前来助力的精锐子弟,伤亡甚至要超过宋家的比例。
目前已经完成统计,资源也在发放中。
“因为爹您说以突破修为为主,所以眼下更多是偏向即将突破的人。”
“马家和许家出力很大,我让拓儿他们先给了一部分,并承诺等缓过这段时间,再做补充。”
“倒是李家,浑水摸鱼,事后还因资源的事情心生不满。虽说都是曾经固安村的一员,但到了如今还不识时务,我已和阿守商量,再减他们七成!”
“倘若还不知悔改,便逐出宋家庄,任其自生自灭!”
宋念云这段时间把所有事情都安排的妥当,即便是宋念守也挑不出什么问题。
有她坐镇,老宅才能井井有条的做善后工作。
宋启山道:“这些事你做的没错,继续就是。至于李家,莫要再等了,直接逐出去!”
宋启山目光无比犀利,虽然宋念顺没事了,但宋家,马家,许家的损失,是实打实的。
可谓伤筋动骨,大伤元气。
如此紧要关头,李家都不能提供什么帮助。
真要等宋家大祸临头,他们不反水才是怪事。
宋启山活了近二百年,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经历过?
像李家这样的,日后必叛!
与其等他们叛了才做严惩,还不如现在就划清界限。
若有一日李家真做了什么对不起宋家的事,痛下杀手也无需怜悯。
宋念云并不意外宋启山会狠下心把李家驱逐出去,事实上家里很多人早就有这样的想法。
只是觉得老祖宗重情义,而李家当年又是固安村一员。
这么多年情分,不好把事做的太过火。
如今宋启山亲自开口,那还有什么好想的。
宋念云应声道:“我这便带人去把他们赶走。”
宋启山沉声道:“该是他们的,让他们带走。不该是他们的,一粒米都不准他们多拿!”
宋念云点头,这事她心里有分寸。
随后,她喊了一些伤势不重,已经恢复七七八八的宋家子弟,朝李家行去。
她这边刚走,宋承岳便过来了。
“爷爷!”宋承岳神情沉重。
原本高大如山的身形,这些日子瘦了一大圈。
宋启山看着他,问道:“金乌印记如何了?”
“已融入自身,现在除了烈阳之气尚未凝聚完全,其它已经与筑基无异。”宋承岳道。
有了金乌印记,他凝聚烈阳之气的速度比从前快了一倍有余。
按照这个速度,最多三十年,便能达到练气九重。
但宋承岳并没觉得高兴,因为这是他二伯以性命换来的好处。
宋启山见他神情,便知心里在想什么。
抬手拍了拍宋承岳的肩膀,道:“无需多虑,印记传承给了你,便要多多努力,莫要辜负家里的期望。倘若有一日需要你把印记传承给下一个人……”
话音未落,宋承岳已然毫不迟疑的开口道:“必和二伯一样,万死不辞!”
宋启山自然相信他能做到,至于宋念顺的事情,并不适合跟家里人说清楚。
反正等死后,该见面总会见面的,有些秘密,还是不要随便透露的好。
不过这也让宋启山有了另一个想法,既然家人能依靠吉光重获新生。
那这些道图碎片,倘若占据了重要位置,却错过争夺真君之位的时间,岂不是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样一来,便可省去子嗣许多时间。
但想想自家都能搞出来这种传承法门,世外仙宗肯定也有吧。
人家传承不知道多少年了,怎可能比不过自家。
宋启山微微摇头,罢了,暂时不去想这些。
如今最急着做的,是善后,是梳理。
与此同时,李家老宅里,屋里坐着的几个老一辈,都埋怨个不停。
“宋家偏袒的未免太明显了,我们又不是没去人,不过是少死了几个,便少了这么多好处?”
“依我看,就算去再多也白搭,人家眼里根本没咱们。”
“话说回来,马家和许家,是不是私底下给宋家主事的几个塞银子了?”
他们心里气愤,没做事归没做事,终究去了人,你宋家凭啥什么都不给。
一点好处不给的话,以后还怎么让人去帮忙!
他们可不管和马家许家相比,自己的行为有多可恶。
反正去了就是去了,没去就是没去,终究是宋家不讲道理。
这些人的脑子里,已经形成固有的观念。
宋家过于偏袒其他人,对李家处处打压。
或是因为固安村时代,李家是村里第一大地主,所以宋家起势后,才如此压制李家!
就在一堆人抱怨没好处的事以后少做时,宋念云的声音,如呼啸的狂风卷进来。
“宋家庄众人听令,即日起,李家逐出!三日内,离开宋家庄五百里范围,凡宋家三年内相赠,尽数返还,不得带走!”
李家众人听的惊诧不已,连忙从屋里跑出去,只见宋念云立于宅院屋顶,下方是众多虎视眈眈的宋家子弟。
李家家主李明光顿时大惊失色,跑过去拱手仰头道:“三太姑奶奶,不知何时如此大发雷霆,实在令明光惶恐。”
他的态度恭敬,又带着委屈和不安,好似真不知道犯了什么错。
宋念云看的神情更冷,道:“宋家危难,李家却袖手旁观,没资格继续留在宋家庄。”
李明光更加委屈,忍不住辩解道:“三太姑奶奶这话实在是冤枉死我们了,家中也派了人去,不过运气好些,并未有太大伤亡。总不能说,谁家死的人多,谁功劳就大。”
“若真是如此,我李家早就倾巢而出,哪怕都死在宋家老宅,也绝不皱半下眉头!”
如此言语,堪称无耻至极。
李家也就派了两个武道第十境,再往上的高手一个都没去。
即便如此,去的人也是偷奸耍滑,否则怎会伤亡如此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