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运筹帷幄”(2/2)
宋申锡沉吟道:“李训、舒元舆,都是当朝阁老,也素来有心诛除阉党,只是苦无机会。”
“这仇士良虽是阉宦,却是九皇子代王的人,如今被代王一手提拔,分其神策之权,注定是要与王守澄不死不休,”
“但这郑注……”
宋申锡不解道:“老夫倒是听说过此人,出身贫寒,为一游医,不知如何,得王守澄信重,一手提拔,如今官至太仆卿兼御史大夫,”
“王守澄于其可谓恩重如山,是其心腹之人,”
“殿下为何……”
因为这是个二五仔啊!
谢灵心早已经从素真口中,对当朝大臣了解了个遍。
这个姑娘,一个侍女,居然对当朝大臣了如指掌!
让他有种捡到宝的感觉。
其中几人,让他想起了一段历史。
王守澄就是让这几个人联手除掉的!
王守澄权势滔天,但除掉他的方法,也简单得很。
一杯毒酒足矣!
不过,过程肯定没这么简单。
他所知的历史中,以李训任宰相后,以种种手段,分化王守澄兵权,再与舒元舆、仇士良联手设计,通过郑注这个二五仔,使王守澄放下戒心,一杯毒酒就鸠杀了这个权势滔天的大太监!
现如今,王守澄因为自己闹出的声势,已经被分了权,有了仇士良为制衡。
如果再拉拢郑注这个二五仔,重演一遍“历史”,并不是难事。
自己这个“废王”肯定是不足以成事。
李、舒、仇这三个“战绩可查”的人,就成了最好的执行者和合作者。
谢灵心担心问题反而在于,王守澄死后的影响。
这死太监在宫中、军中,都有无数党羽,若是没有合理的善后,是会出大乱子的。
这也不是没有办法。
白居易这种虽然官位不低,但是已经半赋闲、又“清贫”的官员,都能住上这样的宅院园林。
大周其他官员可想而知。
作为太监之首的王守澄,住的地方又是如何?
恐怕真要查他,光是住的地方,就一查一个准。
他敢肯定,这死太监家中,逾矩的地方肯定多得数不过来。
随便找出几个,凭李训几人的手段,还有宋申锡这些人从旁相助,把王守澄打成“谋逆乱党”并不是难事。
正好,自己之前痛骂了阉党,说出的“九千岁”三个字,如今在神都早已经风传。
甚至有蔓延出去的趋势。
朝上朝下,因“九千岁”三字,而对阉党,对王守澄生出忌惮、痛恨之心的,多不胜数。
他要坐的,只是在王守澄死后,将王守澄早已以“九千岁”自居的野心坐实,足以化解一切。
他那些党羽再忠心,也不可能为了一个死人,让自己背上一个“逆党”的罪名。
“宋阁老不必多问,若事可成,孤自会相告。”
谢灵心心中盘算,却没打算现在就和盘托出。
还得装出一幅高深莫测的样子。
宋申锡毕竟是当宰相的,从他说的这几人的身份地位秉性,很快就猜出了几分。
具体的猜不出,但谢灵心的目的他是能想到的。
不由一惊:“殿下,王守澄此人虽是阉人,可一身武道通天,绝非寻常人可近身!”
谢灵心道:“孤知道,所以孤要先见见那几人。”
既然这几人能与王守澄斗,自然也不可能是普通人。
他最想看的是那个王守澄的亲信,郑注。
这个人,不过是一介游医,却能得王守澄信重,爬到现在的地位。
其医术恐怕极其不寻常。
医术高明的人,通常也善用毒。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王守澄会被他毒死。
宋申锡虽不太明白,但想了想这位殿下近日作为,还是决定暂且信他。
“殿下既如此说,老夫自当遵从,这样……老夫今夜就安排殿下与此四人相见。”
谢灵心站起,“激动”地握着他的手:“好,能否为国除奸,就全赖阁老了!”
“殿下!”
“阁老!”
谢灵心一通卖力表演,让在场之人,都露出激动感动心动的神情。
恨不得也上前去,表明心意,要为国尽忠!为殿下尽忠!
宋申锡办事很靠谱。
当晚就让谢灵心秘密会见了这四个人。
这四人对于景王要见他们,也是吃了一惊。
但出于他近来的名声,并未拒绝。
而在谢灵心又一番慷慨激昂的表演后,四人也激动地表示“愿为殿下效死”!
实际上,谢灵心看得出,这四人都心怀各异。
这样最好。
不怕没想法,就怕他们无欲无求。
这几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
李训、舒元舆,智计百出。
仇士良这个太监,竟然也是个至少称号级的武道高手。
而郑注此人,简直是个药王兼毒王!
如果不是自己有个景王的身份,加上宋申锡在侧。
恐怕这些人,鸟都不会鸟他一眼。
而在他的表演和劝说,还有一出精妙的“安排”下,四人竟然为其说动,答应了要对王守澄动手!
李、舒二人是早有此心,仇士良是不得不为。
而郑注,完全是狼子野心!早就不甘屈居王守澄一个太监之下!
一拍即合。
有这几人出手,加上谢灵心自己“运筹帷幄”,事情竟然出奇地顺利。
只是短短几日后,紫薇城中一处偏殿,突然爆发出一股恐怖的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