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自此,时代狂流已起!(1/2)
两小时的电影点映会结束,董昊等一干主创站在银幕前鞠躬致谢。
观眾席爆发出的掌声,如同滚烫油锅里溅入水滴,噼里啪啦炸响了整个放映厅。
后排忽然站起几个年轻人,甩著手中外套,卖力吆喝,此刻他们涨红的脸庞在昏暗光线下如燃烧的火焰。
但那些到场的电影人,诸如洪金宝鬆弛的脖颈微微后仰,王晶標誌性的金丝眼镜在掌声中泛起冷光,刘镇伟捏著半截雪茄的手指在扶手上无意识敲打,这些浸淫行业多年的老江湖,面上端著客套微笑,眼底却藏著暗潮。
而其他主创人员也如董昊一般,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大谈电影拍摄期间的艰辛,以及不同於传统拍摄方式的新奇之处。
这次前来参加点映会的业內人士並不多,毕竟董昊的创世纪並非什么巨头,所来之人都是几大主演凭自己的人脉找来撑场。
而到了此刻,相当一部分业內人士却成了给董昊捧场的人。
有道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就拿驃叔请来的沈殿霞、邓光荣来说,二人都是1988年港岛影视圈的领军人物。
这些人不知拍过多少部电影,尤其是邓光荣,在港岛地界绝对是大哥大级別。
他自己成立的公司,不知投资过多少部卖座港片。
身为演员、社团大佬兼娱乐公司老板,一部影片的好坏他还是能看出来。
其实港岛如今也有不少烂片,开拍前许多人便心知肚明。
可那又怎样?即便票房成绩一般,只要全球影带分成起来了,照样有钱可赚。
但此时此刻,身为娱乐公司老板的邓光荣却极其沉默,他过来还是看在自己义妹的面子上。
毕竟自家义妹沈殿霞和董驃曾出演过大卖的《富贵逼人》。
这部港岛升斗小民中彩票发大財的故事上映后,被不少观眾称为最般配的银幕搭档。
而他听说董驃在內地有个刚来港的侄儿拍了部灵幻题材的电影,希望他能过来站台,给年轻人撑撑场。
毕竟如今影视圈从业者身份背景极其复杂,腥风血雨的事不在少数。
只要他出现,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反正閒来无事,过来也无妨。
只是,自始至终他都未想到,这部电影的精彩程度远远超乎想像。
里面的场景画面、人物角色、战斗情节,一幕幕唯有靠文字敘述才能构成的桥段,竟真有人能將它们搬上银幕。
身为电影公司老板,他私底下常组织公司內的行业精英,除了关注本土卖座影片,也会经常剖析国际上的大片。
但能够达到《侍神令》这般水准,尤其是里面特效水准的,却从未见过,即便是好莱坞电影也没有这般精彩,这並非夸张。
88年的好莱坞,依旧是无数电影人眼中无法逾越的大山。
董昊从不否认,美国利用电影输出价值观,在全球形成了独一档的文化霸权。
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在各种影片特效的加成下,给无数人打下了世界靠美国人拯救、美利坚战无不胜的思想钢印。
遥想未穿越前,网络上但凡国內出现一些好消息,就会跳出一大波人质疑:“美利坚都没有的东西,国內凭什么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