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套皮(2/2)
高效率的背后,自然也有些不为人道的“取捨”。
世嘉方面在技术交接时,曾反覆强调过“游戏平衡性”的重要性,建议万代开发组在数值调整上多下功夫。然而,万代的团队似乎对此並不十分上心。在他们看来,只要机器人够帅,招式够还原,ip够响亮,玩家自然会买帐。至於那些复杂的数值平衡,在“快速將產品推向市场实现商业变现”的强烈衝动面前,显得不那么重要。“差不多就行了”,
这种念头,在开发过程中占据了上风。
《超级机器人大集结》上市的第一个周末,中山拓也亲自走访了几家位於新宿与秋叶原的大型游戏厅。
眼前的景象,让他既满意,又有些哭笑不得。
每一个《超级机器人大集结》的机台前,都围满了兴奋的年轻人,其中不乏穿著校服的学生。他们聚精会神地盯著屏幕,手指在按键上翻飞,口中呼喊著各种招式的名称。投幣口的“咔”声此起彼伏,清脆悦耳。
“rx-78-2,阿姆罗,一击马斯!”
“吃我一招,火箭飞拳!”
玩家们操控著自己心爱的机体,在屏幕中激烈对抗,释放著积攒已久的机器人情怀。
那种將动画中的经典场面亲手復现的快感,足以让他们忽略掉游戏中某些角色之间显而易见的强度差异。
拓也看著一个少年操控著明显性能过强的某个机体,轻鬆碾压了对手,而对手虽然懊恼,却又立刻投入新的硬幣,选择了同样的强力机体准备復仇。
他心中暗自摇头。
“果然,万代这种『ip在手,隨便做做就能卖钱”的思路,真是刻在骨子里的啊。”
“仗著《饿狼传说》的底子好,加上这些国民级ip的加持,对游戏內在的精细打磨就如此敷衍。也难怪后世的万代南梦宫,手里握著那么多顶级ip,却常常做出一些让玩家扼腕的作品。这种『差不多主义』和对快速圈钱的极致渴望,看来真是他们的·优良传统』了。”
这款《超级机器人大集结》毫无疑问是成功的,它精准地抓住了目標用户群的需求,
在短时间內为世嘉和万代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世嘉藉此进一步巩固了在街机市场的领先地位,也向业界展示了其强大的ip整合与技术输出能力。
万代则通过这次合作,不仅赚得盆满钵满,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顶级游戏技术所能引爆的市场能量。只是,这种“成功”,是否会在他们內部进一步强化那种对游戏深度研发的轻视,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