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娘娘稍加惩罚(4k)(2/2)
贵妃娘娘微微抬眸,看到某人,心里便感到生气。她想唤寒酥过来,可是寒酥今天不知怎的,居然没跟着她走。
如今,她身边的可用之人,就只有何书墨一个了。
娘娘忍着心中的一丝丝生气,再度垂眸,看向何书墨研墨的墨汁。
墨汁浓而不稠,品相很好。
他研墨的本事,倒是还不错,暂时留用吧。
如此想着,贵妃娘娘玉手持笔,轻沾墨汁,在宣纸上肆意挥毫。
她写了一会儿,放下笔,看到身边某人安安静静,老老实实,忠心不二的样子,心中对他的不满意,终于散去了大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让何书墨一辈子不犯错,本来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好在此人还算忠心,若非他的这点忠心,自己断然不会再给他什么改过的机会。
贵妃娘娘放下毛笔,轻提裙摆,施然坐在书案后的椅子上。
她那一双威严的凤眸,牢牢锁定在何书墨的脸上。
语气不满,道:“本宫先不管你,到底为什么要清除御廷司的大半人手。本宫现在只问你一件事,你要动御廷司前,为何不进宫,找本宫商量?”
何书墨欲哭无泪。
心说,终于等到这一刻了!
他这些天,做这么多筹谋,冒着让娘娘生气的风险,故意不事先进宫找她商量,就是为了现在!
面对贵妃娘娘的问题,何书墨语气铿锵,振振有词:
“臣上次进宫,娘娘金口玉言,让臣别动不动就来玉霄宫找娘娘。臣对娘娘忠心耿耿,娘娘的话对臣来说,犹如天条一般!臣记在心里,奉若圭臬,绝不敢违逆娘娘的意思。所以,这次御廷司变动,才没有进宫找娘娘商量!”
厉元淑听了何书墨的话。
整个人忽然愣住了。
她之前不过是开玩笑而已,并没放在心上,难道真给何书墨造成了“不让他”进宫的误会了?
但很快,厉元淑意识到,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
因为她知道,何书墨相当聪明,是此世间唯一一个和她心有灵犀的人。因此,何书墨不可能听不懂她的话。
既然如此,那何书墨为何还要这么说?
唯一的可能性是,他故意的!
想到此处,厉元淑无比威严,无比美丽的凤眸,微微睁大。
她想到一个令她哭笑不得的可能性——何书墨是故意不进宫,故意不找她商量御廷司变动的。
而何书墨故意不进宫的理由,大概是想以退为进,通过这次的御廷司变动事件,让她收回之前“不让他进宫”的言辞,好方便他在此事之后,能随心所欲地进宫找她。
事实正如厉元淑所猜测的那样。
何书墨在说完“不进宫”的理由之后,立刻单膝跪地,拱手弯腰,画风一转:
“此次御廷司变动之事,虽然是臣恪守娘娘吩咐的结果,但确实造成了娘娘与臣之间,极其严重的误会,甚至导致娘娘生气,臣实在罪该万死!所以,为了避免以后再发生这种事情,臣想恳请娘娘,请娘娘给臣多进宫的机会,避免此事再次发生!”
贵妃娘娘端坐在椅子上,狭长的凤眸微微眯起来,语气玩味地问道:
“何书墨,你事先铺垫了这么多,甚至不惜拿本宫的御廷司做饵,就是为了此时此刻吧?”
低着头的何书墨面露一丝尴尬。
虽然他有想过,他的目的会被娘娘给赤裸裸的猜测出来。
但是真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仍然未免会感到尴尬。
不过何书墨的优点,一向是脸皮厚。
哪怕娘娘知道了又怎么样,我装不知道,不就行了?
“娘娘明鉴!臣一切都是为了娘娘,绝无半点私心!只要能让娘娘安心,别说多跑几次玉霄宫。就是让臣在娘娘殿外打地铺,日夜陪伴娘娘,侍奉娘娘左右,臣也心甘情愿啊!”
何书墨如此“厚颜无耻”的话,着实把贵妃娘娘给气笑了。
她从座椅上施然起身,踏着小步走到单膝跪拜何书墨的面前,然后轻轻抬起修长玉腿,用穿着精美绣鞋的脚尖,在何书墨的肩膀上不轻不重地踩了一下。
从她的角度来说,这种亲近又带着羞辱意味的动作,可以算作对心腹的惩罚。
但何书墨不认为被惩罚到了。他始终低着头,默默忍(享)受(受)娘娘玉足的踩踏。他很识趣,被娘娘玉足轻踩的过程中,目光牢牢盯住地面,丝毫不敢抬头。
娘娘毕竟是穿着裙子的,虽然肯定也有小裤,不可能发生走光这种事情。但何书墨就怕他会看见什么不该看见的东西。
要是真看见了,那就真完蛋了。
娘娘和谢晚棠一样,都是五姓贵女,她们的身子比侯府千金贵上百倍,说是“价十万金”毫不为过,不可能让她们夫君以外的男人看见。
就在何书墨胡思乱想的时候,娘娘嗔怪的声音,传到他的耳边。
“你闹够了吗?闹够了,就给本宫起来。”
何书墨连忙站起身来。
至于能不能频繁进宫的事情,娘娘没说,何书墨也没问。
这种时候,谁问谁是傻逼。
娘娘不拒绝,就是同意,如果何书墨这时候心急追问,哪怕娘娘心里同意,也得被他追问变成不同意了。
这就好像,如果你送妹子回家,妹子说请你上去喝茶,那么你进了她的家,就别问茶在哪里,别说晚上喝茶会睡不着觉这种话。
两人心知肚明的事,默默按计划推进就完了。如果摊开了说,反而成不了事了。
贵妃娘娘漫步在养心殿中,何书墨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边。
“一天之内,裁撤御廷司大部分人手,你到底有什么打算?”
见娘娘谈起正事。
何书墨便也收起其他心思,老实回答道:“唐智全没死,现在在张权手下做事。张权通过此人,联系到不少御廷司使者和行走,这些能被唐智全动摇的人,对咱们来说,是一只只随时可能反水的狼狗,不如趁此机会,全部清除掉。”
贵妃娘娘挪动莲步,看向她身旁的男人,分析道:“一次性革职这么多人,对于御廷司来说,太伤筋动骨了。而且,御廷司专业性很强,培养新人不易,又不可能用京查阁的人。你准备怎么办?”
何书墨笑道:“臣倒是有一批人选,可以将他们无缝衔接到御廷司中,而且能力很强,保证忠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