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三个开国之君凑不出一个继位的长子(1/2)
第203章 三个开国之君凑不出一个继位的长子
得不到袁绍的钱粮,郭图无奈之际只能在返回青州去与袁谭讲明利害——
“如今袁公不能支付钱粮给吕布,恐怕只能由大公子您交付吕布钱粮了!”
袁谭身为袁绍长子,按理说与袁绍应该更加亲近。可实际上袁谭却被袁绍早早过继给其兄长袁基为子嗣。
对于此事,袁谭始终心有芥蒂。如今听到袁绍竟然连些许钱粮都不愿意提供时,也是愈发心灰意冷。
“我明明是在为父亲的大业而努力,可父亲眼中当真有我吗?竟然是连些许钱粮都不愿意提供?”
郭图见袁谭似有气馁之嫌,赶忙让袁谭振作精神。
“并不是这样。”
“我听说本来袁公都要答应此事,只是因为审配与许攸之间争执,这才无疾而终。”
“袁公的智谋,不是我们能够揣测的。就好像这次,他虽然拒绝给吕布提供钱粮,却也没有按照许攸所言,彻底交好刘备,与吕布决裂……大公子难道就没觉得其中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袁绍的态度在此事上显然极其暧昧。
一方面,袁绍确实顾忌许攸所言的名声问题。
刘备主动与袁绍交好,袁绍现在却要吕布去攻打刘备,这样的事情传出去岂不会让天下人嘲笑袁绍,以为袁绍昏聩?
但另一方面,袁绍又确实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一旦吕布击败刘备夺回小沛,那就相当于用一柄尖刀顶在了曹操的腰间,同时还能顺便给予刘邈压力,让刘邈放弃进攻荆州返回江东。
名声与利益,果真不可兼得?、
非也!
袁谭此时在郭图的提点下,这才看清袁绍的意图:“父亲是要我出面?”
“大公子误会了。刘备推举您为茂才,您怎么可以主动进攻他呢?袁公的名声重要,您的名声同样重要。”
袁谭询问:“那我应该如何呢?”
“准备好钱粮,然后与泰山臧霸交涉,要他将这些钱粮给吕布送去。”
“如此,既能不污大公子之名,也能够完成袁公的心愿,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袁谭愣了片刻,随即微微摇头。
“如此确实是一举两得,但巧妇终究难为无米之炊。”
“青州之前就受黄巾之乱影响极重。之后我又与孔融鏖战半年,这才拿下青州……实不相瞒,如今青州的府库并不充盈,就是养活我自己的军队都不够,哪里还能去支援吕布呢?”
郭图则道:“大公子究竟是因为青州的钱粮不足而推辞,还是另有他因呢?”
“自然是钱粮确实不充足。”
“与袁公将您过继给袁基没有关系?”
袁谭手臂忽然青筋直爆,随即便拿起桌上的陶杯重重摔在地上。
袁谭心中,确实有气!
明明他身为袁绍长子,却被袁绍过继给了别人,这让他如何能够安之若素?
既然郭图洞若观火的提了出来,袁谭也就不再掩饰:“如今我被过继给他人,成为了别人的儿子!将来若是父亲……那这偌大的基业,岂不是会被别人夺去?我现在立下的功业,打下的疆土,不全都成为了别人的嫁衣?”
袁谭不想继续征战。
就算打下了徐州,打下了淮南,打下了江东,那又能够如何?
如今法理和继承权皆不在袁谭这边,袁谭实在没有动力再去费力不讨好的去征战四方,去开疆拓土!
郭图:“正因为如此,大公子不是更要立下功勋,向袁公证明吗?”
“有用吗?”
袁谭嗤笑。
“难不成,还能将过继过去的我再过继回来不成?”
郭图则道:“大公子可知,袁公为何要将您过继给袁基呢?”
袁基,袁术同父同母的亲兄长,汝南袁氏真正的嫡系,年纪轻轻就已经位列九卿。
若不是出了董卓那档子事,袁基本应该是前途无比光明!著书立作,荣升三公,牢牢捍卫住汝南袁氏的声望,让汝南袁氏彻底成为大汉第一世家。
坦白说,袁谭并不认为将袁绍将自己过继给袁基是什么耻辱。
只是袁基终究已经死了!但袁绍却还活着!并且是大汉如今实力第一的诸侯!就连距离那至尊之位,其实也不过只有一步之遥!
袁谭看过史书。
秦、先汉、后汉。
嬴政、刘邦、刘秀。
这三位开辟了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其长子都没有继位!
嬴政长子扶苏,被李斯联合赵高逼死。
刘邦长子刘肥,为诸侯王,封齐王。
刘秀长子刘彊,为诸侯王,封东海王。
现在轮到袁谭,袁谭也不免惶恐。只以为轮到自己成为下一个扶苏、刘肥、刘彊!
至于袁绍为何将自己过继过去,袁谭却是不知,只能是猜测道:“难不成是父亲与大伯关系亲近?”
这话让郭图嗤之以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