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董承:我已经在考虑下一个对手了!(2/2)
尤其他们从中原过来,对此事的感触就更加明显。
曹操那边的屯田制度,让不少百姓都是愁眉苦脸的耕种,嘴里还念叨着什么收了十石粮食,就要上交七石……
而刘邈这边的均田制度,不但税率比曹操那边要少,同时“永业田”这一承诺的私田也是让百姓耕种起来的积极性愈发高昂。
“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陈瑀又念起《孟子》中的内容。
“以前的百姓,对耕种并不放在心上,皆因其无恒产;如今的百姓,有了自己的永业田,如此就是有了恒产,所以才有了恒心啊!”
司马懿则是好奇道:“可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吗?”
“这事仲山曾经回答过。”
陈瑀笑道:“若当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世家大族的私田算什么?”
“只允许世家大族拥有私田,而不许百姓拥有私田,这难道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吗?”
“而且那些永业田虽然归属于百姓,身终不还,准许买卖,却依旧是有官府监督的。”
均田的本质,始终是打压豪族,抑制兼并,保护自耕农的利益,而不是什么如春秋战国时一样分封土地。
或许将来哪一天,真的会进行分封土地这样的事情,但是绝对不可能是现在,也绝对不可能是在大汉如今九州的疆域内吧?
此时众人又看到道路上络绎不绝的商贾,更是比其他地方明显要多上不少,也是对荆州,对刘邈的好奇更深。
陈瑀也是近乡情怯,甚至忍不住垂下泪来。
“等会仲山见到我,怕不是会以泪洗面,又蹦又跳,然后语无伦次吧?”
“倘若真是如此,还望你们不要取笑仲山!”
司马懿父子连忙点头称是,同时也有些羡慕刘邈与陈瑀之间的感情。
到了樊城,几人住入驿站。
陈瑀这几日完全是无心读书,就连和司马懿他们讲起《论衡》来也是心不在焉,一直盼望着,盼望着……
而到了第三天,才是终于来了消息!
“仲山要来看我了!仲山要来看我了!!!”
陈瑀慌乱的收拾起衣裳,甚至还拿出珍贵的鹿膏涂满在自己的脸上,忐忑不安。
终于!
当刘邈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陈瑀立即是以泪洗面,又蹦又跳,然后语无伦次……
刘邈早早就听闻陈瑀不知为何原因是与司马一家凑到了一起,所以看到陈瑀后始终神色如常。
不过在看到陈瑀现在的样子后,刘邈忽然有些懒得理睬陈瑀。
来到其身边后,陈瑀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刘邈一个横跳闪过陈瑀,来到了司马懿父子跟前。
找到其中最为年老的一人,刘邈笃定了其就是司马防,于是赶紧伸手握了上去:“今日,终能见到司马公啊!”
司马防见刘邈竟然能够一眼在人群中挑到自己,也是既感到意外又感到欣喜:“见过刘骠骑!”
“吾早闻司马公才学举世无双,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司马防羞愧道:“我的才能与陈公玮相比,就好像米粒与日月争辉,如何能够进入您的耳中呢?”
但刘邈好像没听到这句话,立即问起司马防身边几人姓名。
当确定司马懿也在这些人群中后,刘邈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下。
司马防这一大家子,可是用袁绍大公子袁谭换回来的!
若是有司马懿,那刘邈自然是大赚特赚。
可要是没有司马懿,那刘邈可真是亏到姥姥家去了!
如今见到司马懿就在自己眼前,刘邈也终于是舒展开眉头:“好啊!我看司马公之子,竟皆聪明智谋,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可谓社稷之才!”
刘邈一手拉住司马朗,一手拉住司马懿:“我在襄阳城中早已备好宴席!快快与我前去赴宴!”
司马朗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提醒刘邈——
“刘骠骑,陈夫子还在后面呢?”
“陈夫子?谁啊?”
刘邈转头看去,这才发现陈瑀已经是石化在了原地,和个雕塑一样一动不动。
“不理他!”
刘邈继续拉着司马朗和司马懿就要回到襄阳。
“走的时候一声不吭,之后又半天没有消息,我早当他死在外面了!走!他爱干嘛就让他干嘛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