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拯救蔡文姬(2/2)
齐威王、宣王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形成“不治而议论”的氛围,广招各学派学者讲学论政,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中心。
当时的稷下学宫,吸引了孟轲、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荀况等大才不说,还促成了《黄帝四经》、《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等著作的出现,可谓百家争鸣时期最璀璨,最辉煌的一颗明珠!
所以顾雍立即猜出刘邈的意图,而刘邈也是直接点头,没有否认。
“襄阳的位置得天独厚,其他地方的士人大儒能够轻易赶来。”
“而且不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这些人才会有什么说什么,而不是因为畏惧我而变得畏畏缩缩的。”
刘邈安顿完荆州之事,便转身看着顾雍:“我都说完了,元叹也该和我说说了。”
“不知主公要听什么?”
“你性子一向稳妥恬静,怎么可能忽然写信来说想要主政荆州?”
刘邈笑道:“怎么?难不成是张公欺负你了?在江东待不下去,这才想要来到荆州避避风头?”
“主公哪里的话。”
顾雍和张昭虽然一同主持江东的政务,但两人一柔一刚,反而好似互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水火不容。
“我来此地,不过是……”
顾雍欲言又止。
“主公可知,我的老师是谁?”
“蔡邕嘛!我知道!”
顾雍点头。
“我在听到主公竟然找到了王充的《论衡》,就想到了老师的一件事情。”
“家师当时在看到《论衡》一书后如获至宝,密藏而归。他北方的友人发现他自江东回来以后,学问突有大进,猜想他可能得了奇书,便去寻找。果然在他帐间隐蔽处发现了《论衡》一书,便抢了几卷就走。家师于氏急忙叮嘱他:“此书只能你我共读,千万不要外传”。其友人读后亦称“真乃奇书也”。”
“《论衡》之书,那是家师所推崇的。可惜他都来不及对其批注整理,就被王允冤杀……我之所以主动请缨来到荆州,也是想要完成家师未尽的遗愿罢了。”
顾雍平日里,面对谁都是冷这个脸。
就连无法无天的周泰,在看到顾雍之后都会心里犯怵,不敢在宴席上过分放肆。
但今日顾雍在提及到蔡邕时,嘴角竟是露出一些腼腆的笑意,就好像是读书时那种求知好学的学子一样,乖巧无比。
刘邈也是头一次看到顾雍露出这样的表情。
“原来如此。蔡邕明明忠心为国,最后却被另一个忠心为国的王允所杀,所以元叹心中才不能安定吧?”
顾雍也是面露黯淡:“可惜我能为家师做的,也只有如此了……”
刘邈沉思片刻,终于询问顾雍:“我听说,蔡邕的长女蔡琰,之前被掳往匈奴?”
顾雍身体一震,下一刻,却是悲伤的流出眼泪来。
“师姐她,确实……”
“交给我了!”
顾雍错愕的抬头。
刘邈说道:“如今我与河北有了贸易往来,而袁绍和匈奴的关系一直不错,说不定能想办法将她赎回来。”
“大不了,多贿赂一下许攸……嘶!那老小子是真黑啊!奶奶的!那玩意是真的不怕被袁绍发现吗?”
顾雍红着眼,对刘邈作揖:“若主公真能将老师之女带回汉地,那我,那我……”
一向才思敏捷的顾雍,此时竟然是卡到说不出话来。
刘邈哈哈一笑,毫不在意的重重拍了一下顾雍的后背:“谁让我好美妇呢?哈哈哈!”
“元叹放心,此事,我一定为你办成!”
(本章完)